周三早晨例行专家门诊,病人已经排起了长队。
大约10点钟,排到了笑笑小朋友,这是一个三岁的漂亮的小姑娘。爸爸妈妈一进门,就焦急地对我说:“罗主任,你看笑笑已经发烧一周了,在外院点滴了很多抗生素,就是不见效果,我们家长着急死了,听朋友说您看病很好,今天是专门慕名而来的,您一定好好给宝宝看看,外面的医生都说宝宝是“化脓性扁桃体炎”,可是咋就是用消炎药没用哪?”
碰见这种焦急的爸爸妈妈,对于我来说是很平常的事,所以我照例先安抚了家长,让他们先平静下来,然后再详细陈述笑笑的病情。笑笑连续发热一周了,体温最高39度,没有寒战。有鼻塞,夜间打呼噜、张口呼吸,而且最近一直诉肚子痛,但是没有呕吐及腹泻。医院,医生都说笑笑是化脓性扁桃体炎,静滴“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还口服了几天“阿奇霉素”,奇怪的是笑笑病情一直不见好转。
我仔细给笑笑做了体检,发现笑笑扁桃体确实很大,上面布满了白色膜状分泌物,除此外,笑笑颈部、腋窝、腹股沟可以触摸到很多蚕豆大小的淋巴结,活动度很好,没有触痛,肝脏也稍有肿大,心肺腹并未见异常。看了家长带来的几张血常规化验单,白细胞总数很高,但是是以淋巴细胞增高为主。这时,我心里已经有底了,我给笑笑开了两张化验单,告诉家长化验结果下午才能出来,可以到住院部找我做下一步处理。
化验结果出来了,我一看,就明确地告诉笑笑父母:笑笑病因搞清楚了,扁桃体发炎的罪魁祸首不是细菌,是EB病*,我们称这种病*感染引起的疾病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笑笑父母疑惑地看着我,我笑着告诉他们:通常“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病因是细菌感染导致,扁桃体上的分泌物是*色的,宝宝除过扁桃体炎外,还可以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但这种淋巴结肿大同时伴有疼痛,血常规里白细胞增高,但是通常以中性细胞增高为主,用“青霉素”或者“头孢类”抗生素肯定是有效的。你看,笑笑并不是这样子的,她的扁桃体确实很大,但是上面是白色而不是*色分泌物,全身浅表淋巴结明显肿大,但是没有疼痛感,血常规白细胞虽然很高,但是分类是以淋巴细胞增高为主,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这不就好鉴别了吗?今天的两张化验单也证实宝宝确实感染了EB病*。
随后,我给笑笑开了口服的抗病*药物,3天后笑笑爸爸妈妈又来了,高兴地告诉我:“罗主任,您太神了,就口服了3天几块钱的药,宝宝就不发烧了,而且夜间也不打呼噜了,孩子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其实,像笑笑这种病例,医院儿科医生来说并不陌生。在临床工作中,大家经常会碰见这种病患,由于我们儿科医生对于EB病*感染引起的相关疾病非常重视,所以一般不会误诊的。
EB病*和水痘、带状疱疹等属于一类病*,在人群中感染率非常高,但成人一般只是呈病*携带者,病*在人体的唾液里含量很高,如果孩子接触了携带病*的唾液,就会感染。由于孩子免疫力不如成人健全,所以往往就会出现临床表现。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就是发热、咽峡炎、全身淋巴结无痛性肿大,还会伴有皮疹、肝脾肿大,由于咽部淋巴组织增生,造成气道堵塞,宝宝会出现打鼾,张口呼吸。腹腔淋巴结肿大导致腹痛。有些宝宝扁桃体会出现白色分泌物,很多时候会被医生认为是“化脓性扁桃体炎”,反复使用多种抗生素,带来不必要的不良反应和经济负担,耽误孩子病情,延误治疗。
从这例“扁桃体炎”的病历来分析,其实笑笑的病情并不复杂,如果诊治医生仔细检查、科学分析化验结果,应该还是能很好地鉴别到底是“化脓性扁桃体炎”还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征”,从而能及早给予正确的治疗。
(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