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说:“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用一生在治愈童年。”
人这一生,就是不断学会和解的过程,和父母,和家庭,和自己,学会和解,学会宽容,一切都会变得更美好。
一个由不幸到温馨的家庭的故事
我出生在湘黔边界的一个小村庄,父母在我一岁时,就外出打工了,我是在爷爷奶奶的陪伴下长大的。
没有父母在家,爷爷奶奶也很痛爱我。可是,当我还只是小学生时,某天下午放学了,天下着大雨,有些同学的父母很快就来接他们了,而我在那焦急地等待着,“奶奶怎么还不来啊?”
父母不在身边,导致的是我没有叛逆的底气。小学时,我与一位同学闹矛盾,我们打了一架,打得难舍难分,对方说:“我爸爸是警察,我回家找我爸爸来抓你。”可是,我呢,我的爸爸呢?
初中时,我远离爷爷奶奶去县城读书。正值青春的我,萌生了很多自己的想法,但也是在这时,我越发感觉到我与父母之间那道无法被填平的沟壑。
当我向爸爸要生活费时,他总是问这问那,说我用钱太多了,我能说什么。妈妈实在是太唠叨了,她不在我身边,她完全就不了解我,可是她还是要在电话上说一堆道理。
初三时,我喜欢去学校的阅览室看书,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一些关于“原生家庭”的文章,当我了解到原生家庭的不幸是很难改变时,我感到难过,我恨为什么我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我怨恨父母没有在我幼小时,给予我无条件的爱,导致我现在非常地缺乏安全感。
也许,我是幸运的,因为现在我的家庭可以说是温馨的。
在高二时的暑假,我哥哥得了严重的扁桃体发炎,要去做手术。父亲便从打工的地方回到家。哥哥在手术后一周就出院了,父亲没有急着去打工,而是在家待了一个月。
父亲在家的一个月也没闲着,有一次,他要带着我和我哥,去河里洗澡,要教我们游泳。那天下午,我在水里泡了大概1个多小时,我觉得我学不会,当我在说“我不想学了”时,父亲语重心长地说:“人生总有一些难以预料的风险,哪天乘船,船翻了的时候,会游泳,也就多了一条生存技能。”那一刻,我感觉父亲的形象闪烁着光辉。
高二暑假的一个月,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的原生家庭的问题。但随着我的阅读越来越深入,在一些心理学书籍中,我了解到,“原生家庭是无法选择的,但我们不能把所有的不幸都归咎于原生家庭,也许,我们可以与自己和解,我们可以走出原生家庭对带来的的负面影响。”
我需要与自己和解,我也需要尝试着去理解父母,去站在父母的角度想问题。高三时,我每周都会给父母打电话,一方面是释放一下我高三学习的压力,另一方面是我的生活费是按周给的。
在电话中,爸爸向我讲述他以前的故事,我都没想到他曾经有过如此的辉煌时刻,在这之前,我对爸爸的印象就是“当过医生,当过木匠,做过生意,去淘过金,最后无奈去打工”。我尝试着去理解父亲,父亲换过这么多职业,也许是源于他对自己的自信。
我们家像一条小船,经历过风风雨雨,仍然平稳地前行着。
父母虽然没有在我年幼时给予无条件的爱,但是,为了这个家庭,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父母养育了我姐、我哥和我,三个孩子,培养出了3位大学生,我想,父母肯定是艰辛的。
现在,我与我的父母仍然有代沟,有不理解的地方。可是,我不再像以前那样抱怨了,我理解父母成长经历与阅读过的书籍与我不同,我尊重这种不同,尊重每个人的不同。
没有一个原生家庭是完美的
这几年,随着“原生家庭”这个词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去挖童年的创伤。并将自己当下的不幸,去和父母的所作所为对号入座。
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我们当下一切的不幸,都是因为原生家庭的问题导致的吗?还是人们为了给自己的不够努力不够强大而找的一个让自己心安理得的“背锅侠”?
这世上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也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
与其因为觉得自己深受原生家庭的迫害而苛责父母,不如冷静下来思考沉淀,反思自我。从而重新认识自我,明白自我,更好地出发。
过去的已然过去,我们没法改变,不如就此放下。
走出原生家庭的不幸
面对不幸的原生家庭,我们应该如何治愈自己,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呢?
第一、经济上独立
经济上的独立只有实现经济上的独立,才有人格上的独立。
我们在追求经济独立的同时,就是与社会生产关系相联结的过程,不再仅仅囿于原生家庭的影响,外界很多新鲜的理念,能够帮助我们重建感情观、价值观、人生观。
第二、接受原生家庭的现状。
阿德勒说过:“决定我们现在的不是过去的那些创伤,而是经历创伤后自己对自己的诠释。”
作为子女,不论父母是如何不完美,也要做到尊重,并且接受。坦然承认原生家庭的破碎,接纳父母本来的样子,承认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缺乏关爱和陪伴。
第三、切换视角。
海灵格曾经讲过,我们要循着去看见自己父母,从父母命运的背景下去看他们。
当我们学会去看到父母们所承受的一切,看到他们的失败和苦难,其实也是源于上一代爱的缺失时,我们才可以直面自己的命运。试着去切换视角,而不要用哀怨的目光,人生会顺遂很多。
第四、明确的心理界限。
有的人即使经济独立,在工作生活上表面上也能独立了,还有自己的爱人家庭,可是原生家庭中那些不好的影响仍旧在暗流涌动。
只有当自己明确地建立起心理界限,才能明白我们不是自己原生家庭的救世主,不要反复将自己已经清醒的意识又重回那种让你窒息的状态中。
成长的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能够建立明确的自我意识,不再畏惧长辈的权威,可以坚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更重要的是,不再试图去解决父母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父母之间的情绪问题和矛盾冲突是他们之间的事。
祝愿每个灵*,都可以得到治愈。文字:韦东肖杨荣莉姚晶权
排版:韦东肖杨荣莉姚晶权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侵权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