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撞开大世界
打开这本《细胞生命的礼赞》,关键词是生命、医学;一半是礼赞,一半是感悟。
说它是小书,是因为篇幅小,全书只有29篇文章,但内涵辐射非常广,思维半径很大。具有“究天人之际”的通家气象。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显微镜+望远镜的思想史视野。
该书的核心内容围绕着细胞生命来展开,作者从生物学的角度讲人类生存的内在逻辑;另一部分内容则跳出生物学,从社会学、管理学的角度去讲自然规划、健康管理、深究人们的生死观。当然,也不忘自己的兴趣,讲修辞、讲音乐,甚至还有古希腊神话等等。
如同谢尔·希尔弗斯坦的绘本《失落的一角》中的寓意,托马斯一辈子都在寻找精神世界中最完整、最完美的东西(古希腊语称之为“隐德来希”),这本书记录了这样的心路历程。
共生的视野:人与自然相互分享和占有在书中,托马斯非常详细地描述了生命是人与自然的共生体,是细胞器的共同体。而现代人的麻烦就是把自己跟自然剥离开来。人类觉得自己是一个高于自然、超越自然的存在。
今天的人类中心主义就总觉得自己是居高临下的,要去驾驭自然、改造自然、控制自然的。而托马斯认为,人其实并不是实际存在的实体,而是被其他东西分享着、租用着、占据着。
就比如,你在享受食物的时候,食物也在享受你。因为说是你在消化食物,实际上本质上食物中的微生物在分解蛋白质、甚至是转移基因,有时候还会造成突变。所以其实这是一个双向的占有过程。
他举了很多例子:
水母与蜗牛:水母把蜗牛吞进肚子的时候,以为自己吃掉了蜗牛,但实际上,蜗牛其实是在肚子里是把水母一点点消化掉,到最后水母剩下一个空壳。但是它们之间的这种共生一直很和谐。线粒体:线粒体是我们体内的一个功能器,但它原来是一个独立的小生命,这样一个寄居在我们身上的殖民者,之所以能与我们和谐共处,甚至成为我们身上的后勤部长,就是基于长期的合作建立的信任关系,这种关系让它从一个被收编的土匪,成为完全忠诚的卫士。病*:现在我们正处于新冠病*的威胁之下,个个谈病*色变。但病*是什么呢?其实它并不是一心要制造疾病造成死亡,它实际上是一个活动的基因,本来是生命进化过程中的弄潮儿、操盘手,就像是有超能力的孙悟空,在自然界的游走过程中,为了体现自己的创意,一个跟头翻了十万八千里,结果不小心翻过了头,闯了祸,闹出了问题,办了错事。酷爱音乐:疗愈和照护的交响托马斯是一个音乐爱好者,尤其是在古典音乐上有非常深的造诣。他认为医学里面是有乐感、有韵律、有赋格的。
医学中,我们经常讲疗愈和照护。疗愈是功能性的,可能会带来很多改变;但是照护就像是背景音乐一样,可以让人感受到存在的意义,感受到尊严。它是一种陪伴、一种见证和一种抚慰。
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就能看到医学、疾病和生命与音乐的关系,这也能侧面揭示人与身外之物的一些连接,包括互动、共生、和谐等等。
我经常开玩笑地说,疾病在身体(肉身)之外,医学在医学(技术)之外,其中富有哲理。
崇尚修辞学:医生和水蛭有怎样的渊源?托马斯很崇尚修辞学。在古希腊,懂修辞学是君子修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素养。对于托马斯,任何一个词他都要去找到拉丁文的原文。就比如医生这个词,今天我们讲,医生就是doctor,但最早描述医生这个职业的词是leech,leech是什么?是水蛭(蚂蟥)。
那医生跟蚂蟥有什么关系呢?难道是医生多收了病人的钱,就如同蚂蟥一样“吸人血”?
不是这样的,在古希腊时代,希波克拉底认为,人生病有四大原因,其中之一是多血质,需要放血,也可以用蚂蟥去吸血。所以医生干的事如同蚂蟥,放血等同于吸血。
当然他也展示了很多关于医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之类的东西,比如如何面对人类的苦难、如何面对死亡以及利他情怀等等。
医学技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希冀每个人对医疗技术都有自己的希冀,尤其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医院看病都希望疗效神奇,药到病除,术到病除。但实际上,从古至今,医疗疗效是游移不定的,一直受到质疑。但托马斯并没有局限在医疗技术如何的评价上,而是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层面来看待技术,也就是我们讲的思想史的视野。
他把技术分为三类:
●一是纯技术。纯技术是不光要有疗效,还要讲证据,要把疗效背后的药理学原理搞清楚。当然,这种纯技术也是有主要来自于伦理和道德层面的风险的。比如早期治疗癌症的化疗药物芥氮,研发思路来自于化学战制剂芥子气,虽然有杀灭癌细胞的疗效,但是它对人类的正常细胞也有巨大伤害。当然今天我们研发出很多新的医疗技术来对付癌症,比如靶向治疗、基因编辑等等。
●二是半吊子技术。半吊子技术一般是指这种技术不稳定,存在偶发性和偶在性。技术可能会在一定时间内有疗效,但原理没有搞懂。比如我们很长一段时间流行割掉扁桃体;甚至之前为了治疗精神分裂症,把病人的大脑白叶切掉,发现这种疗法的人还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后来甄别了,这种方法不可取。
●三是非技术。非技术就是没有确切的疗效,但是安慰剂效应还是存在的。特鲁多医生强调人文关怀与技术干预的关系,他坚信“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抚慰”的医学价值,意思就是,我们1/3的病通过技术干预可以治得好,1/3病不治自己会好,1/3的病怎么治也治不好,以至于常常需要帮助和安慰。
在今天,临床上把治疗分成四类。
●第一类叫病因治疗,比如说用奎宁或青蒿素来抗疟疾。这在托马斯那里应该属于纯技术。
●第二类是发病学治疗,医院,医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首先给你输液;酸中*了首先给你纠酸;改变你的内环境,来制止疾病的发展。形象的比喻是有枪,也有子弹,但是保护扳机别触发。像这一类应该属于托马斯说的“半吊子技术”。
●第三类是症状学治疗,比如止痛、止吐、抗疲劳之类的,我不知道你身体里的内在病理是什么,但是先给你用药,缓解那些急迫的不适症状。
●第四类是安慰剂治疗。一般认知是对身体无效无害,但是有一定的心理疗效,比如说对照组的用药,还有食疗。当今的研究是将安慰剂与安慰剂效应分开,前者是假药,后者是真效。可能的路径是体内的抗病因子被激发了。托马斯的医学技术三分思想,跟今天的医学技术分类有相通之处,但同时又有思想境界上更高远的东西。
托马斯:一个有故事的人按照我们今天的流行说法,托马斯是一个斜杠专家。
首先,他是一个纯正的医学家,在病理学、感染科、儿科、肿瘤科发表过很多重磅论文。其次,他是一个生物学家,在神经发育、神经进化,比较神经学、免疫学领域都很有造诣。另外,医学教育家、卫生管理学家、专栏作家、桂冠诗人、修辞学家、拉斯克奖得主、美国科学院院士等等都是他的头衔。
托马斯出生于医学世家,与父亲一样都毕业于哈佛医学院。在上学、实习、参*、工作等人生经历中,他结识了优秀的病理学家、公共卫生学家、文学教授等等,对他后来的工作和写作这本书奠定下了基础。
辗转多年后,年41岁的托马斯为了事业的发展,放弃了外地的高薪工作,回到了纽约。在这里,托马斯如鱼得水,很快成为了纽约大学的医学院院长。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托马斯被约翰逊总统任命为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约翰逊总统任内通过了穷人、老人医疗救济法案,但由于当时越战还未结束,医疗公平问题突出,医疗费用急剧上涨,约翰逊希望托马斯能帮忙解决经费短拙的问题。但托马斯认为,医疗公平必须救济穷人和老人,投入少不了,美国医学需要占据制高点,基础医学要先行,还节约什么经费,应该要拿更多的经费出来才是,该做的是停止战争。
-年,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纽约斯隆-凯特林癌症纪念中心院长。再后来,托马斯加盟纽约市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出任院长,这在美医院。年,他荣获了拉斯克奖(公共服务奖),入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成书原因:胡闹出奇葩,种豆得瓜年,托马斯参加密歇根卡拉马祖郊外的一次炎症学术会议,做了一次“出格”的基调发言,他说,炎症不单纯是身体的防御机制,也是身体给自己造成的不自在。
当炎症出现时,各种防御机制可能出现不相容的局面,造成的结果常常是对宿主的损伤大于对入侵者的杀灭,这是一次生物学上的事故,如同在一个桥上翻车了,救护车、警车、消防车都到了,桥上的拥堵出现了,而拥堵的始作俑者就是这些救援车。
本来是打算热闹下会场气氛,“胡闹”的一个发言,结果被《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主编看上了,这个主编是托马斯的学长,于是便邀请托马斯来杂志上开专栏,每月写一篇。
写了6篇之后,托马斯打算收手了,结果因为文章反响很好,又继续写下去了,写了一个系列。这个系列里第一本就是《细胞生命的礼赞》,后面还有《水母与蜗牛》《聆乐夜思》《最年轻的科学》《脆弱物种》。
两支笔写作托马斯一生写了约篇的学术论文,但大家知道学术论文都有阶段性的时效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很多已经过时了,但他的随笔让他在医学界大放光芒。后来他的随笔也获得了国家图书奖。
他的随笔里,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其实是对医学的批评。《细胞生命的礼赞》这本书里其实没有一篇是纯粹的礼赞,更多的是一种隐喻、一种反讽。
在他看来,学科要进步,就要通过批评,通过审视,通过反思。只有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磨砺才可能推陈出新。就像他的文章里所表现的一样,不断地提出一些问题,然后进行正向辩护、反向辩护,有时候甚至还会出现矛盾,但其实这就是思想的多维性。
如何读懂托马斯如何读懂托马斯,我给大家提供几个视角。
●第一个视角是医学之辩。怎么看待医学?它是生命科学还是生物科学?是一个古老的科学还是年轻的科学?在技术跟人性上如何统一,书里面都有很多的展示。
●第二个视角是生命之辩。如何看待生命中的青春跟衰老?从宏观、中观还是微观角度来审视?是看一个整体还是单个的器官,亦或是看基因?
●第三个视角是生物之辩。什么叫真相?什么叫真理,什么叫真谛?什么地方开始用归纳法,什么地方用分析?什么时候该颠覆,什么时候该超越?书里面很多思想一直在变,变的过程当中思想史的一些路径就出来了。
●第四个视角是方法之辨。获取真理的只能是纯粹的实验室方法吗?当然不完全是,这里面还涉及很多社会学、人类学的视角,
●第五个视角是生命认知。他的生命认知是打开的、发散的,同时又是闭环的。
●第六个视角是自觉的批评生活。他的批评生活主题非常广,既有后现代的意识,也有现代意识,还有古典意识。
总结来说,他这个人可以说非常丰富,不能单单用一个人文主义者、技术主义者来形容,他不是非此即彼、黑白分明的一个人。
一方面,他是古典主义修辞学诗歌、蒙恬的散文、巴赫的音乐、浪漫这些感性东西的集合;另一方面他又是病理学的秩序、对象化、客观化、思维证据主义的代表。一方面他讲和谐、讲共生;另一方面他又大谈进化、发展,是新技术迷。一方面遥望诗和远方,另一方面又拘谨于技术镜像中的实证。一方面对生命有敬畏感,另一方面在管理中又充满游戏感。一方面说安慰剂有效,另一方面又说调整生活方式治病是瞎掰。他是一个怪人,但是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首先在学术层面,我觉得我们要学他身上的既要有猴气,又要有虎气。猴气就是要不断地变换视角,接受新事物;虎气就是要有定力,要有学术定力、哲学的气质。,我觉得我们要学他身上的既要有猴气,又要有虎气。猴气就是要不断地变换视角,接受新事物;虎气就是要有定力,要有学术定力、哲学的气质。
其次在职业路径上,要像狐狸,他就是一只医学界的“狐狸”,面对问题时并不仅仅聚焦于技术,而是把技术、非技术、社会、人文、诗歌、音乐等所有的角度都包含进来去理解问题。
最后在职业境界上,他不是一条“领地狗”,而是一只“荒原狼”。今天很多科学家是“领地狗”,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守着那么一点成就。而托马斯则是左顾右盼,走出思维的局限,超越学科的藩篱。
我跟托马斯之间还是有一点渊源的,他的《最年轻的科学》在青岛出版社出版时,我是责任编辑,我当时还为该书写了一篇导言,叫《柳叶刀与狐狸》。
受他的影响,我后来也写过很多这种小小的文章,当然达不到他那个高度,后来我的文章合集在三联书店出了一本书,叫《该死,拉链卡住了》,这也是个文学隐喻。可以说某种程度上,我是在追随托马斯,算是他的学生。
导读环节嘉宾王一方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教授医学人文学者资深编辑关于“高山科学经典”科学著作浩如烟海,加上门槛较高,容易让人望而生畏,因此需要权威的书目推荐,引领科学阅读。年,高山科学促进中心甄选部科学著作,成立了“高山科学经典”公益项目。
计划用2年时间,邀请数百位大科学家和社会贤达,每周六晚八点开展公益导读,让科学精神通过书籍,跨越地域、阶层、年龄、民族的界限,传播到每个角落、每个人心中。
这本科学经典将会被重新包装、统一装帧出版,打造一套厚重、值得收藏的科学经典书籍,如果对整套书和这个科学阅读群体感兴趣,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