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稻谷收购北冷南热
11月初,由于东北地区农户惜售心理异常严重,稻谷收购困难,托市粳稻销售再度受到企业追捧,成交率大幅回升。预计短期东北农户惜售心理仍然强烈,南北地区新稻收购差异将进一步扩大,并对后期走势产生较大影响。
东北新稻交易冷清临储粳稻销售红火
进入11月份,东北地区往年一般会迎来新稻的大量上市,导致稻米价格出现季节性走弱。农户按照前两年稻谷脱手后价格快速上涨的经验,今年普遍对后市价格预期较高,惜售心理强烈,以致近期东北地区采购困难,新稻交易冷清,呈现反季节的粮源紧张现象,不少贸易商又将注意力转向了临储粳稻的拍卖,东北临储粳稻销售再度红火起来。11月5日,国家计划拍卖东北临储粳稻10.05万吨,实际成交8.09万吨,成交率80.5%,较上次大幅提高了42.78%。这种情况在正常年景新粮上市的季节是非常少见的。
由于稻谷价格持续偏高,随着南方客商的撤离,收购市场竞争有所减弱,加上大米走货也较缓慢,普通稻谷价格近期有下滑迹象,但优质稻因销路较好,价格依旧保持坚挺。黑龙江五常地区米厂普通长粒水稻收购价在120~125元/百斤,基本稳定;建三江地区米厂挂牌收购价在102~103元/百斤,下跌2~3元/百斤,出米率在66%左右,大米出厂价保持在152~154元/百斤;虎林地区米厂普通圆粒稻米厂挂牌收购价在104~105元/百斤,基本持平,大米出厂价在150元/百斤,下跌1~3元/百斤。吉林白城地区圆粒水稻米厂收购价格在103~105元/百斤,持平;长粒水稻收购价在110~120元/百斤,小幅上涨2~3元/百斤。由于东北稻米价格偏高,加上北粮南运*策尚未出台,南方销区到货成本上升,部分地区价格上涨较快,近日浙江杭州市场东北圆粒大米批发价格178元/百斤,上涨3元/百斤,再创历史新高。
苏皖大米销量增加粳稻价格跌速放缓
经过前期连续下跌,目前江苏、安徽新粳稻收购价格已处于相对合理价位,随着与东北稻谷价差的拉大,加上临近销区的地理优势,苏皖大米销量增加,走货较快,同时农户惜售心理有所抬头,粳稻收购价格下跌速度明显放缓,部分地区已有趋稳迹象。
据监测,江苏东海县新稻米厂收购价在96~97元/百斤,出米率在66%~67%,基本保持稳定;徐州地区粳稻米厂收购价在100元/百斤,出米率65%~66%,粮库收购价格在101~102元/百斤,基本稳定;无锡市场上晚粳稻102元/百斤,下跌3元/百斤。合肥周谷堆农贸市场上普通粳米158元/百斤,下跌2元/百斤;优质粳米178元/百斤左右,下跌2元/百斤。
虽然近期苏皖粳稻价格有所趋稳,由于新稻仍在大量上市,市场粮源供应充足,加上新米水分较高,不易存储,价格继续稳中趋弱。
南方中晚稻收购进度较快
目前南方地区正处在新中晚稻大量上市的阶段,大部分地区新稻收购价格位于托市收购价附近,受*策支撑,南方地区中晚稻交易明显活跃,与东北地区新稻采购困难形成强烈反差。
江西省国有粮企收购均价在92.2元/百斤,持平;个体粮商收购价为93.8元/百斤,略降0.4元/百斤。湖北襄樊米厂普通中晚稻挂牌收购价格在90元/百斤,当地粮库收购价在92元/百斤,基本稳定。湖南省怀化地区新中晚籼稻收购价格为94元/百斤,出库价格为97元/百斤,基本持平;标一晚籼米市场批发价格为145元/百斤,持平。
经历上年中晚籼稻的临储收购与今年早稻的托市收购,今年南方地区农户售粮预期不断趋于现实,出售积极性相对较高。而随着沿海地区大米销量的增加,企业收购意愿也强于上年,因此今年中晚籼稻收购进度明显快于上年。截至10月25日,江西、湖北、湖南等11个中晚籼稻主产省(区)各类粮食经营企业累计收购2009年新产中晚籼稻625.5万吨,同比上年增134.5万吨。
新中晚稻上市以来,受农户售粮心态不同影响,南方收购热热闹闹,北方却是冷冷清清,由此形成了当下稻米走势的北强南弱现象,但这种现象预计将难以持久。首先,东北地区粳稻产量没有明显减少,总体供应不成问题。其次,“北粮南运”*策尚未出台,将导致大量的东北稻谷不能及时运到关内,而价格偏高也将削弱东北粳稻的竞争力,对东北粳稻后期走势明显不利。第三,虽然稻谷上市量增加,但受最低收购价*策的强烈支撑,东北入关稻米对南方稻米的压力减少,销区大米需求呈现增长势头等因素,将有助于南方大米恢复其昔日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