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医院,对医生说:“请拔掉我所有的牙齿。”医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想要劝阻她,但她态度坚决,任医生怎么说也没用。不久前,她才瞒着家人,还先后割掉了阑尾、扁桃体。
这个“疯”女人,叫陈菊梅,是一名传染病专家。
陈菊梅出生在浙江一个手工艺人家庭,共兄妹5人,父亲是个银器匠,一家人靠父亲过活。小时候,全家7口人挤在一间小房子里,虽然穷,但父母开明,重视教育,让兄妹5人都上了学。
陈菊梅十五六岁时,母亲也想过让她嫁人,但她生气地说:“我只想读书,不想嫁人。”母亲便不再逼迫。
战争时期,陈菊梅一家生活更困难了,经常没钱交学费,兄妹几个多次面临退学。但每次母亲总能在最后时刻,筹到学费。孩子们看到父母的辛苦,也更加刻苦学习,个个成绩名列前茅,全都考上了大学,其中,包括陈菊梅在内,3个孩子走了医学之路。
在战乱中成长,“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是陈菊梅从小的志向。靠自己的努力,新中国成立后,陈菊梅获得了赴苏联学习传染病学的机会。此时,中国肝炎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而传染病学却几乎一片空白。
为了尽早学成归国,4年的学业,陈菊梅用3年完成了,且每门都是满分。回国后,陈菊梅来到解放*医院,成了一名*医。
此时的才刚成立4年,是全*医院,被称为“病*窝子”,很多人都不愿意到这里工作。有人为陈菊梅惋惜,但她倒是觉得很好,正好专业对口。
就这样,32岁的陈菊梅一头扎进研究中。她常常不分昼夜地工作,累了,医院的地板上,铺个席子睡觉,有时,有了空床,倒头就能睡着。也因此,她得了个外号“拼命三娘”。
陈菊梅拼命到什么程度呢?
年,陈菊梅带了一支医疗队,去陕北*龙县待了一年,免费给乡民们看病。那里医疗条件落后,没有麻醉药物,病人要手术的话就得承受痛苦。
陈菊梅想了一个方案,用来替代麻醉药。但医学方案需要先做人体试验。这时,陈菊梅毫不犹豫,第一个站了出来。
因操作失误,整整3天后,陈菊梅才醒来。醒来后,她没有批评,没有抱怨,立马和团队对方案重新评估、改进,解决了难题。
在*龙县的这一年,因劳累,加上当地物资匮乏导致营养不良,陈菊梅暴瘦20斤。
从陕西回到北京后,陈菊梅就病倒了。她的免疫系统相继罢工,先是扁桃体经常发炎,吞咽、说话都很困难。救治病人的过程中,又因为感染了乙型链球菌,患上了肾炎,整个牙齿发炎,肿胀难受。
要是病人,陈菊梅会告诉他们:这是身体发出的严重警告,你要休息调养了!但对自己,陈菊梅不愿意停下来,还有太多患者、太多实验!
一开始,陈菊梅吃药缓解疼痛,但病情反复发作,让她倍感煎熬,更让她难以忍受的是,工作的进度也大受影响。
陈菊梅当下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瞒着家人,不顾医生的反对,陈菊梅割掉了阑尾、扁桃体。不久后,她又找到医生,要求把一口牙齿全部拔掉。
陈菊梅才47岁,拔掉这口牙齿,意味着此后她得戴假牙过下半辈子。医生不理解,为什么要做到这种程度,劝阻她,但她态度坚决。
家人知道后,很痛心,都觉得陈菊梅对自己太狠了。但她只是平淡地说:“只要能摘掉我国‘肝炎大国’的帽子,摘掉我身上的全部器官,也值。”
正是在这股狠劲下,陈菊梅成为了我国传染病学的拓荒者。
拔牙的第二年,陈菊梅发表了一篇有关降低转氨酶的论文,成为“中国降酶第一人”,此后,她又屡创国内第一,挽救了众多肝病患者的生命。
在陈菊梅的开拓下,中国慢重肝病的死亡率从85%降到了38%。
到了退休年龄,同为医学专家的丈夫早已退了休,但陈菊梅则是一延再延。年,经特批,73岁的陈菊梅作为专家,继续留在服务。
非典时,77岁的陈菊梅站了出来,她几乎没怎么休息,仅用3天时间,就编写了一本《非典型肺炎救治手册》。
汶川地震时,83岁的陈菊梅主动请求到一线,亲自带领解放*医院专家组指导防疫。她和其他人一样,住帐篷、啃面包,没有任何特殊,她说:“别看83岁了,我也是一名战士。”
直到年,已经90岁、患上了帕金森的陈菊梅才正式退休。她进入医学界,已经整整70年。
去年,这位传染病学专家去世,享年96岁。家人遵照她的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告别仪式,遗体捐赠给首都医科大学。
她将自己的一生,精神和肉体,全都奉献给了自己儿时矢志不渝的梦想。“人淡如菊,品如梅清”,这是陈菊梅名字的由来,她完美契合了这个名字,无愧于父母对她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