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对艾滋病存在偏见与歧视者,大有人在。不少人仍将此病与“私生活不检点”挂钩,更有甚者认为,与HIV病毒携带者握手,就会被传染艾滋。
“无知是恶”,艾滋病患者深陷窘境,大众对HIV病毒知之甚少难辞其咎,因此,我们有理由深入了解,摘掉有色眼镜......
艾滋病是什么?一般通过何种方式传染?
1、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属于传染疾病范畴,危害性极大,罪魁祸首为感染HIV病毒。从源头上讲,此类病毒并不直接作用于人体。
其发病机理在于,艾滋病病毒与人体免疫系统T淋巴细胞是“死对头”,会大肆攻击此类组织细胞,使其失活,导致防护屏障被“撕开口子”,给细菌、病毒可乘之机,各种疾病“蜂拥而至”,并发恶性肿瘤,人类生命被逐渐吞噬,最终全身各项器官衰竭而死。
提别提醒,HIV病毒十分狡猾,能够蛰伏8-9年之久,在此期间,人体一切如常,毫无疾病症状,一旦“井喷式”爆发,将无力回天,这也是艾滋病最为可怕之处。
2、艾滋病通过何种方式传染?
艾滋病传播途径最为明确,主要有三种:母婴传播,注射传播,性传播。食物、叮咬性昆虫、水、无意间接触等传染概率微乎其微。
首先,母婴传播,若母亲为艾滋病患者,婴儿则会携带HIV病毒出生;此外,婴儿吮吸艾滋病患者乳汁,也会感染艾滋病毒。
其次,注射传播又称血液传播,一般表现为:接触过HIV病毒携带者或艾滋病患者所使用金属器械,刺破肌肤,有过血液接触;另外,移植此类人群器官或人工授精也存在感染可能。
最后,性传播,主要通过体液传染,如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眼泪等。
据疾控中心相关调查研究来看,大部分艾滋病患者,多存在无保护性行为,同性传播为主,呈现“两头翘”增长趋势,即青年学生和老年人患病比例在不断上涨。
3、如何检测是否患有艾滋病?
血液检测是获悉艾滋病感染与否的唯一途径,截止目前,HIV病毒检测大致分为两种,其一,取少量血液,采取HIV试纸自行检测;其二,前往当地疾控中心,医学器械检测HIV抗体。
哪类人群更可能被艾滋病“盯”上?建议认真了解:
结合HIV病毒主要传播途径,以下6类人群,有大概率会罹患艾滋病:
全体吸毒人群;
卖淫嫖娼人群,某些娱乐场所内,与艾滋病高危人群曾有性接触类从业人员;
疑似艾滋病就诊者、HIV病毒感染几率大于1%地区就诊者;
妊娠期孕妇HIV/AIDS呈阳性,其配偶、子女、待产婴儿等有大概率患有艾滋病;
同性恋人群(男性为主),双性恋人群;
使用不明渠道血液制品人群。
罹患艾滋病,到底还能活多久?
HIV病毒对“潜伏”得心应手,感染者体质存在差异,感染进展及严重程度也不尽相同,临床医学上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1、急性感染期
初次HIV病毒感染,2~4周时间内,患者会出现部分急性症状,如发烧、喉咙肿痛、扁桃体发炎、乏力嗜睡、皮疹,腹泻,病情绵延2周之久,才会自行消退。
2、无症状期
出现上述急性病症后,HIV病毒进入潜伏时期,患者在此后数十年间,无明显症状。
3、艾滋病期
这是艾滋病毒“井喷式”发展时期,免疫系统遭遇毁灭性打击,各类疾病找上门,全身器官衰竭,严重者会立即死亡,目前暂无特效药。
预防艾滋病,请做到:
洁身自好,严禁高危性行为;
不共用私人物品;
远离毒品;
性行为做好防护措施;
#健康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