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周围脓肿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原创丨中医西医,谁能更好为你治病
TUhjnbcbe - 2025/3/21 8:41:00

不久前,因为回复一位战友用中医的小办法治感冒,结果一位自认为铁杆的战友留言说:“没想到啊没想到,原来占豪你竟然信中医,这种伪科学你也信?对你真的太失望了,粉转路了!”

看到这样的留言,只能很无奈的笑笑。没办法,这就是互联网。

几天前,又看到一位大V发了一篇反中医的文章,如果不是对中医和西医都有一些粗浅了解,会对那样的批判很认同,因为人家打着科学的名义反中医嘛。但是,好在自己并非没有经验的小年轻。当然,偶尔也会看到把西医批得一无是处者,看看也是莞尔。

其实,在社交媒体上,有两样东西不好谈,一个是转基因,另一个就是中西医。本来价值观比较相一致的两个人,可能就因为谈到这两个问题而瞬间反目。每每看到,就让人觉得哑然失语。

基因科学是当前最前沿科学,这种科学一定要研究,因为掌握最前沿的科学是一个国家、民族拥有竞争力的根本,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试想,如果反转反到基因技术方面,个人认为就不太妥当了。基因技术不但不应该反,还应该大力研究和发展,要掌握最前沿的技术,要掌握人类科技发展的主动,这才是正确选择。至于转基因食品,相对谨慎一点是正确的,对于那些力推国外转基因产品的是应该提高警惕的。n多年前占豪就是这个观点,现在依然如此,以后就别再问占豪关于转基因的观点了,没时间争论,国家自有定夺。

之所以想谈谈中医和西医,是因为这几天我家86岁的老爷子生病,个人在中医朋友的远程指导下当了一回操刀“医助”,结果我家老爷子的病在一系列治疗措施下,一天多时间就恢复了。而以当时的情况,如果没有医院,进去可能就不是短时间内能出来的。

在开始谈中医和西医前,占豪想医院就医的感受。

大约差不多10年前,厨娘身体很虚弱,处于亚健康状态,怕冷嗜睡无精打采,于是到医院希望能调理一下。到医院看了一下导医介绍,选择了一位看起来比较高大上、头衔比较多的老专家,大约七十岁的样子。本想着,老专家会拿出专业调理意见,没想到的是号脉、看舌苔之后,又敲敲背,说肺上可能有问题,让去做包括肺部CT等一系列检查。感觉越说越不对路,于是出来又去问了问导医,结果才知道原来这位大夫擅长呼吸科,难怪什么问题都往肺上归。当时也很纳闷,中医啥时候也按西医的方式分了?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又挂了一个普通的中医内科号,接待我们的大夫是一个大约四十多岁的副主任医师,结果这个就是正儿八经的望闻问切,然后说出了相互印证的道理,开了调理的方子。按着方子吃了一两个月的药,中间有过两次调方,有了比较大的好转。

大约是八九年前,老爷子因心脏问题想住院做个全面的检查和调整,于是谋划到当地最好、全国排名前几位医院就医。当时就问老爷子,那地方排床位能排两三周都不一定有床位,你这都快八十的人了又不能住走廊,怎么住?老爷子神秘一笑,说他有办法。

果不其然,他神神秘秘的,我们一起去了,到那就有人接待,进去就有病房。我们都很吃惊,找了熟人了?他说没有,他只是打电话咨询把自己情况说了,对方暗示是否可以接受支架,老爷子说检查一下可以考虑,于是一个有公费医疗的老教授当然就很受欢迎了。老爷子中午住进去,下午那个专家就来了,领着我们老爷子就上楼挑支架去了。老爷子煞有介事地问了问国产、进口的价格,然后说我们做个彻底的检查,然后再定。于是,各项检查开始做,并且开始进行一些药物治疗。

根据检查结果,老爷子找机会了解到一位查床的值班大夫是德国留学回来的高材生,大约三十多岁,听说话不像之前那位老专家那么世故,于是就借机和他“闲聊”,了解到其实自己的情况根本不需要装支架,之后他又打电话跟他原来的一位大夫进行了沟通,确认不需要装支架。住院第五天,那位著名专家不断来试探何时装支架,我家老爷子一直找借口拖着。期间,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一位40岁相邻城市的包工头因为身体有些胖三高心脏出了问题,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结果切开口说必须装支架,但准备装支架的时候钱不够了,于是这位包工头的手术被稍作处理暂停,让其把钱凑齐后再继续装支架。结果,这位包工头被从手术室拉了出来,伤口稍作处理还渗血在那等钱,老婆打了不少电话才在下午又把钱凑齐,几个小时后继续手术一口气给装了4个支架。老爷子一看情况不妙,在自己检查做得差不多后,收拾收拾找个借口赶紧出院回家了。

还有另一件事,大约两年前,老爷子偶尔总是会有突然的眩晕,会持续几秒钟。他是久病成医,查阅了很多资料怀疑是腔隙性脑梗,于是就到了当地神经科的头块牌子,八十多岁的老专家,一个号大概一两百块。老爷子是高级知识分子,到那和对方聊得很好,对方也说得很专业,把老爷子的病分析得很透彻,原因是脊柱因为老化有了弯度,导致供血不是很足,所以会出现短暂眩晕。

为了搞清楚状况,大夫开了5个核磁共振。当时,占豪和厨娘陪老爷子到了做核磁共振的地方,是一个20出头的小伙值班。拿到单子后,小伙子的脸就黑了,对着占豪就一顿臭骂:你们不要命了?快八十五了一口气做5个核磁?哪个大夫开的?当时占豪告诉他是谁开的,小伙子依然黑着脸说,你们要是不要命就做,到时候别怪我没提醒你们,不是专家开的检查就一定要做的······

占豪觉得有道理,赶紧回来向老爷子汇报。结果老爷子思前想后,一方面觉得人家专家都开了,不做不好意思;另一方面,觉得子女都忙,不想因为一个检查麻烦子女两三天。结果,他在我们的反对下一定要坚持做,拗不过他,没办法最后还是做了。小伙子当时很无奈地摇摇头。

然而,当5个核磁做完,老爷子是被搀着出来的,整个人都是哆嗦的。回家就感冒,感冒之后就不好,一直咳嗽,一会好了一会坏了,自此抵抗力大幅减弱,去年刚过完年就因慢阻肺住院了。现在,老爷子身体弱,就是那次重创导致的。对于那个小伙子,从他骂占豪个人就觉得佩服他,这是一个负责任有操守的小伙子。

说这么多,你会发现无论西医也好、中医也罢,在利益驱动下,很多人的做法是很值得推敲的,但也有很多还坚持着操守的人。在这样的社会里,如果自己完全没有一点主意,到医院很可能就会吃大亏,这就是现实。但这并非某一个大夫的错,而是中国高速发展背景下,医疗需求增长过快和供给跟不上必然出现的结果。这不能怪任何人,只能说我们还在发展之中,这是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就像印度,动不动医院里了,和谁说理去?李冰冰医院,一个扁桃体发炎愣是差点要她的命,回来三天就治好了,和谁说理去?所以,这些问题要辨证地看。

说起吃大亏,也还要说另一件事。去年老爷子因慢阻肺住院(就是因为那一次做了五次核磁共振之后,感冒咳嗽一直不好,最终发展成了慢阻肺),住院医生商量后用了激素,结果老爷子血糖极不稳定,半夜低血糖差点没命,幸好白天一位战友来看望,留下了一些纸盒的酸酸乳,有一盒酸酸乳恰好白天打开了就插着管子放在床头柜上,老爷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喝了几口,才有力气叫人,保住了一条命。第二天,老爷子赶紧打电话问大夫朋友,得知糖尿病人胰岛素和激素不能混用,原因是两种都是激素,发生反应血糖会剧烈波动,对生命安全会构成严重威胁。事实上,这个住院的地方,同医院,但那个四十来岁的住院大夫,竟然不知道激素和胰岛素不能混用,差点就出人命。真要出了人命,我们外行人恐怕也根本不知道原因。所以,这种情况说明,大医院的大夫水平可能总体较高,但并非每个都高。

前面说了这么多占豪(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丨中医西医,谁能更好为你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