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周围脓肿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缓解咳嗽气喘的阳溪穴
TUhjnbcbe - 2020/10/25 19:59:00
中医治疗白癜风好吗 http://m.39.net/pf/a_7549893.html

导读:阳溪穴归属手阳明大肠经,有缓解治疗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头痛、耳聋耳鸣、便秘等作用,阳溪穴的位置:拇指伸肌腱与拇指短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手掌侧放,大拇指伸直向上翘起,腕背桡侧有一凹陷处即是。

当拇短、长伸肌腱之间;有头静脉、桡动脉的腕背支;布有桡神经浅支。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长伸肌腱。皮肤由桡神经浅支分布。皮下组织较疏松,有桡动脉的背支经过。手背深筋膜在腕背侧增厚形成腕背侧韧带,针穿该韧带在拇短、长伸肌腱之间达桡侧腕长伸肌腱背侧。以上该穴三肌(腱)均包有指腱鞘,并由桡神经深支支配。在手腕背侧,当手拇指伸直上翘时,在拇短伸肌腱和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处。

经穴名。属手阳明大肠经。出《灵枢。本输》。经(火)穴。别名:中魁穴。(1)“阳”,即热,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阳热之气。“溪”,路径。形似小溪,故名“阳溪”。(2)“中”,与旁相对,正也,指本穴气血运行的路线是大肠之正经。“魁”,首也,与尾相对,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阳热之气,首为阳,尾为阴也。“中魁”名意指本穴向大肠本经输送阳热之气。

循经感传

(1)传统位置:阳溪穴位于腕背横纹桡侧端,当拇指上翘时,拇长、短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2)经络感传:阳溪穴的经络感传有五个方向:1)大肠经近端,经过大肠下角,转至大肠俞,沿膀胱经下行,经委阳穴,下至小指内间;2)过第二掌骨近端,沿第二掌骨尺侧,到食指尺侧端;3)到合谷穴后分成两支:一支到食指桡侧端;一支经第一掌骨尺侧,掌指关节近端到拇指尺侧端;4)经第一掌骨尺侧基底部,到拇指尺侧端;5)过第一掌骨近端,沿第一掌骨桡侧,到拇指桡侧端。(注:沿着五个方向,用牙签刺激均可诱发出相应分支的经络感传。)

(3)寻找敏感点:在阳溪穴2cm范围内指压探测,只有阳溪穴对刺激敏感。

(4)穴名小议:阳溪的阳指手阳明大肠经的属性或手背的属性;溪(绤)指肉之小会处或山洼流水之处。阳溪即指此穴属阳位于两筋之间的低洼处,经络的气血就像溪水那样从此处流过。

(5)定穴理由:1)在经络线上;2)经络的分支点;3)局部指压敏感;4)解剖标志明显。

(6)穴位小议:阳溪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一个重要分支点,还可以串经至下肢的膀胱经。因此可以说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

阳溪穴位的作用功效

头痛、耳鸣、耳聋、牙齿痛、结膜炎、疟疾、腱鞘炎、半身不遂、目赤肿痛、热病心烦等。平肝潜阳、通利关节、舒经活络、清热散风阳溪穴配上星穴、二间穴,适用于目痛;阳溪穴配迎香穴、印堂穴,适用于鼻炎。耳聋配伍穴位:听宫穴、下关穴、太冲穴、阳溪穴疾病概述:听觉系统的传音、感音功能异常所致听觉障碍或听力减退,轻者为“重听”,在一般情况下,能听到对方提高的讲话声;重者为耳聋,听不清或听不到外界声音。按摩顺序与技法:轻轻按压听宫穴3分钟,首先将四指并拢轻轻放置于耳前的听宫穴和下关穴,轻轻按摩1分钟,接着按摩脚部的太冲穴,最后按摩手部的阳溪穴。头痛配伍穴位:太阳穴、眉冲穴、曲差穴、阳溪穴中风配伍穴位:水沟穴、百会穴、风池穴、十宣穴、阳溪穴现代常用于治疗腱鞘炎、中风半身不遂、腕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等。你是否曾经因为头痛而辗转难眠?是否曾经耳朵内部总在轰隆轰降地响,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是否曾经因为运动过度,或者频繁使用电脑,导致手腕疼痛不已?如果你有这些毛病的话,可以经常按摩阳溪穴。阳溪是补阳气、提精神的要穴。头痛发作时,以拇指指腹按压阳溪半分钟以上,头痛会迅速得到缓解。阳溪最善通经活络。经常用拇指尖垂直掐按此穴,每次1-3分钟,可以有效防治脑中风和高烧不退等症。

此穴最善缓解头痛及眼痛酸胀,但若用按摩法,一定要闭目,掐按一分钟,才能有效。此穴名为阳溪,是指阳气像溪水般周流不止,所以此穴最善通经活络,经常按摩,并配合金鸡独立,可以有效防止脑中风和高烧不退等症。

用古书记载的睡前阳溪穴贴大蒜,晨起揭去,使之起泡的天灸疗法一次即愈,后用数人多效,至此益信《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言病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诚属至理名言。此外,还治疗近十例每入暮时分(酉时,17时~19时)牙痛病人,只针阳溪一穴,疼痛前半小时针之,留针2?h,皆一次疼止。此因酉时属肾经主时,《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故也。明此理,凡酉时病症(已经治疗酉时腹痛、酉时头痛、酉时痹痛等病人数十例),针阳溪皆得痊愈。

艾炷加生姜1块或大蒜头1瓣,艾灸阳溪穴治疗角膜溃疡13例,效果显著。

1 临床症状

眼睛疼痛、流泪、怕光、角膜上有白色溃疡点等。

2 治疗方法

取直径约1.5cm大小的生姜1块或大蒜1瓣,切片约0.5cm厚,刺孔数个,置于手阳明大肠经阳溪穴,将艾绒搓成三角形,如*豆大小,置于姜片或蒜片上,以火燃点。左眼病灸右侧,右眼病灸左侧,双眼病灸双侧。待艾炷快烧尽或皮肤觉灼痛时,即将艾炷去掉,再换一炷。每次灸5~7炷,以施灸处皮肤潮红,按之灼热为度,每日1~2次,3~5天即可愈。

3 治疗结果

13例用本法治疗,其中灸1~2天痊愈4例,3~4天痊愈6例,5天痊愈3例。

4 典型病例

刘某某,男,38岁,本院职工。年11月1日上午感右眼疼痛、流泪、怕光,右眼有明显的溃疡点,经抗炎治疗效果不佳,改用此法,于左手阳溪穴上施灸5炷后,皮肤有灼痛和灼热的感觉。1天后疼痛减轻,溃疡点消失。2天后症状完全消失。

主治病症

1.五官科系统疾病:鼻炎,耳聋,耳鸣,结膜炎,角膜炎;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癫痫,精神病;

3.其它: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扁桃体炎

治疗

点穴按摩法治疗心律不齐

主穴:阳溪穴(在手腕横纹上端拇指根部凹陷处),先用右手食指尖点按左手阳溪穴,时间是五分钟,前两分点按不动,后三分钟指尖不离位全手转动。之后换左手食指点右手阳溪穴同上。

配穴:少府、通里、内关。

方法:

1、伸右手拇指点左少府穴(左手掌侧小指与各个指中线横纹十字处)。

2、接着点左手通里穴(掌侧,腕屈肌腱侧缘,腕横纹上一寸处)。

3、再接着点左手内关穴(手腕横纹正中线上二寸)。

以上三穴位点完后,换左手拇指点右手三个穴位同前。每天早晚各一次,坚持5天脉搏正常。为巩固疗效,可再坚持几天。另外,点按以上四个穴位还可治失眠头晕、胸闷等症状。一般人都以为人体的动脉搏动只限于手腕内侧的桡动脉,其实在体表能触摸到的动脉搏动处很多,阳溪穴就是体表可以触及的动脉之一。

穴位刺激降血压

阳溪穴在手背上,也称为“血压反应区”。拍打阳溪时,如果有剧烈疼痛的感觉,高血压必定上升到-毫米汞柱,此时应采用血压计测定,若达到-毫米汞柱血压,应刺激阳溪穴,而且要强刺激才能达到治疗目的。单纯的按摩并不能收到最佳效果,要拿十根牙签捆成一束刺激,每次十分钟,每天两次(局部红为准)。血压反应区,除了阳溪穴外,血压如果达到~毫米汞柱之间应刺激合谷穴,也可以两穴同时依次刺激。

阳溪穴在手背的拇指侧,即:把拇指向上翘起,在拇指直下的手腕部,出现两条筋,与两骨所构成的凹窝,本穴在这个凹窝的正中。这个区域也称为血压反应区,可以反应高血压的初期症状,是一处极为重要的穴位。如果用手拍打阳溪穴,局部若有剧痛感,表明血压已经很高。除药物治疗以外,也可以指压阳溪穴。但单纯按摩不行,需要强刺激,可用十根牙籤捆成一束,刺激阳溪穴,注意不要刺破皮肤,因为长期高血压,细小动脉反覆痉挛,血管壁营养障碍,通透性增强,血浆蛋白渗入并沉积和凝固于血管壁内,使全身细小动脉发生硬化。持续的高血压可促使中等动脉和大动脉内膜有脂质沉积,故高血压常併发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狭窄、血流不畅,所以,对阳溪穴要行较强的刺激。除了阳溪穴以外,还可以刺激合谷穴、落零五穴。这几个穴位可依次刺激,因为它们都是在一个经络线上,都是血压反应区,刺激这些穴位可以恢復血管壁的弹性。

手穴按摩推拿

手穴按摩推拿刺激的部位虽在人体的表面和局部,但从中医经络学说来看,其作用可以通过经络传递到远端或与其相联系的脏腑,最终作用于全身。在某些应用强刺激手法时,能够增强大脑皮层的抑制过程,这对解释按摩有催眠作用,可用于神经衰弱,是极其有价值的。可见按摩不但能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流旺盛,皮肤温度升高,而且对肢体远端部位的皮温也有一定影响。这说明,按摩手上的局部穴位,可反射性地调节全身血液循环。其机理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反射机能有关。从中医的理论来说,按摩具有调整阴阳、疏通经络、理顺气血,通利关节等作用。

按压阳溪、阳谷法

阳溪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的经穴,阳谷穴为手太阳小肠经的荥穴。二穴分布在手腕的背部,按摩常采用按压推滚法。操作要领:术者以右手食、中二指夹持患者拇指近侧节。同时以拇指及食指持握其它四指,向下牵引、以左手拇指置于桡骨茎突处“阳溪”穴、中指置于尺骨茎突处“阳谷”穴。术者以中指按压尺骨茎突,同时将患者手向尺侧偏位,继而将中指放松,以拇指按压桡骨茎突处,同时将患者手向桡侧偏位。术者以左手拇指及中指持握患者腕两侧,以右手向下牵引患者手腕并徐徐向掌侧屈曲腕关节至最大限度,屈腕时,拇指与中指对抗按压推滚桡骨与尺骨茎突,依此法伸屈患腕1~2次。

寒则点刺出血而后温灸,热则泻针出气。

推拿:点按法、揉法一幕指指腹按压阳溪穴半分钟以上,可以迅速缓解头痛。经常用拇指指尖垂直掐按阳溪穴,每次1~3分钟,可以有效的防治脑中风和高烧不退等症状。用大拇指按揉阳溪穴~次,每天坚持,能够治疗咽部及口腔疾病。(以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并作圈状按摩。)。

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每日一次,可改善目赤肿痛、牙痛、腰痛等疾病。用角刮法从上向下刮拭阳溪穴,力度稍重,出痧为度,可缓解发热无汗、头痛、牙痛等。直刺0.5~0.8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缓解咳嗽气喘的阳溪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