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周围脓肿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探案发热咳嗽治不好,元凶竟是脓肿灶
TUhjnbcbe - 2021/1/18 11:08:00
作者:张尧、金文婷

审阅:胡必杰、潘珏

一、病史简介

男,59岁,上海人;-2-14入院

主诉:发热、咳嗽10余天,腰痛伴呕吐1天

现病史:10余天前出现发热,38.5-39.5℃,发热前有畏寒寒战;伴咳嗽、少许白痰,稍感胸闷气急;有尿频尿痛,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

-2-4医院就诊,血常规:WBC8.96*10^9/L,N70.2%;尿常规:Pro+,RBC12/HP,WBC10/HP;PSA80.91ng/ml;胸腹部CT:两肺纹理增多,右肾小结石可能,右肾区低密度灶和肾盂扩张。拟肺部感染予以磺苄西林钠抗感染及化痰、抗病*治疗7天,患者体温平稳,2-12出院。

2-13突感右侧腰背部疼痛,绞痛样,伴恶心呕吐6次,伴尿急尿痛,无肉眼血尿,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慢性病史和传染病史。

二、入院检查(-2-14入院)

体格检查

T39.4℃,P96bpm,R20bpm,BP/70mmHg精神可,咽不红,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右肾区叩击痛(+),肠鸣音3次/分。

实验室检查

WBC24.18X10^9/L,N87.5%;

尿常规:WBC(±)、RBC(±)、Pro(+);

ESR50mm/H;hsCRP.6mg/L;PCT1.85ng/mL;铁蛋白.7ng/mL;

血培养:阴性;

肺支原体抗体、G试验、GM试验、隐球菌荚膜抗原:阴性;

T-SPOTA/B:0/0;病*PCR:CMV-DNA、EBV-DNA(-);

肿瘤标志物:PSA19.75ng/ml,fPSA0.ng/ml,PSA/fPSA4%,AFP、CA、CEA(-);

肝肾功能、自身抗体:阴性;

辅助检查

心电图、心超(-)。

腹部彩超:右肾上盏结石,右肾上盏积水。

三、临床分析

患者中年男性,急性病程,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高热,伴畏寒寒战、咳嗽、尿频尿急尿痛,抗感染治疗病情曾有好转;后再次出现发热,伴右侧腰背部绞痛、恶心呕吐。实验室检查提示炎症指标明显升高,尿WBC阳性。CT示右肾区低密度灶和肾盂扩张,邻近肾实质变薄。超声为“右肾上盏结石和积水”,而胸部CT未见明显渗出等活动病灶。查体右肾区叩击痛(+)。初步考虑以下疾病:

泌尿道感染:发热伴尿路刺激症状、右侧腰背痛、右肾区叩击痛(+)、尿WBC阳性,考虑泌尿道特别是上泌尿道感染;结合影像学检查见右肾低密度病灶,肾脓肿要高度怀疑。

呼吸道感染:患者有发热伴咳嗽咳痰症状,外院诊断“肺部感染”,并予抗感染治疗。但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也无咽痛、扁桃体肿大等表现,故诊断依据不足。

胃肠道感染:患者病程中有一过性恶心呕吐,但在腰疼较剧烈时出现,且无腹痛腹泻等其他相关表现,故诊断依据不足。

其他:其他部位感染,无证据。患者PSA升高,影像学见右肾病灶,需除外肿瘤可能。

四、进一步检查、诊治过程和治疗反应

2-14考虑上尿路感染,病情重,且先前外院抗感染治疗后再次高热,入院当天即予亚胺培南+万古霉素,以覆盖可能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葡萄球菌及肠球菌。2天后仍然高热,复查炎症标志物CRP、PCT和血WBC无下降。

2-16CTU检查,提示“右肾上极结石、继发感染伴脓肿形成较囊肿可能大,伴肾周及右侧输尿管炎”。立即超声下行肾穿刺引流术,引出大量淡血性脓液。当晚体温降至正常。

2-18复查WBC5.61X10^9/L,CRP.3mg/l,PCT0.81ng/ml,较穿刺前明显下降。引流液培养报告为“大肠埃希菌”生长。排除阳性球菌感染,故停用万古霉素,暂继续亚胺培南治疗。

2-20大肠杆菌药敏结果:为产ESBL菌株。

2-22因引流管脱落,复查超声仍提示右肾上盏结石伴积液,再次置管,引流液转清;

2-24体温平,腰酸腰痛缓解。根据药敏停亚胺培南,改用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

2-29复查CTU:右肾病变较2-16明显好转;3-03带管出院,改口服左氧氟沙星。

5-27复查肾动静脉CT未见异常,重复肾不考虑,且治疗后感染好转,予拔管。

五、最后诊断与鉴别诊断

最后诊断:

1、肾脓肿:产ESBL大肠杆菌引起

2、肾结石

诊断依据:

急性起病,有发热、畏寒寒战、右侧腰背痛及尿路刺激症状,右肾区叩击痛(+),血炎症标志物明显升高,影像学检查提示右肾上极结石和右肾区低密度灶,局部穿刺引流出脓性液体,培养为大肠埃希菌(ESBL+),脓液引流和抗感染治疗后病情缓解,炎症指标转为正常,因此泌尿道感染(肾脓肿)诊断明确。

六、经验与体会

呼吸道感染是引起发热最常见的类型,但临床上不能只

1
查看完整版本: 探案发热咳嗽治不好,元凶竟是脓肿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