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肾盂肾炎
急性肾盂肾炎(acutepyelonephritis)是肾盂和肾实质的急性细菌性炎症。致病菌多经膀胱上行感染肾盂,再经肾盂感染肾实质,也可经血液直接播散到肾盂和肾实质。上行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G-细菌,多为大肠埃希菌和其他肠杆菌;血行感染的致病菌主要为G+细菌。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上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返流及尿潴留时可以继发肾盂肾炎。
病理肾盂粘膜充血水肿,出现散在小出血点,显微镜下可见多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肾水肿,体积增大,质地较软。病变严重时粘膜表面散在大小不等的脓肿,呈*色或*白色。肾切面可见大小不等的小脓灶,分布不规则。早期肾小球多不受影响,病变严重时可见肾小管、肾小球受破坏。化脓灶愈合后可形成微小的纤维化瘢痕,一般无损于肾功能。病灶广泛而严重者,可使部分肾单位功能丧失。在致病菌及感染诱因未被彻底消除时,急性肾盂肾炎可由于病变迁延或反复发作而转为慢性。
临床表现①发热:血行感染的急性肾盂肾炎发病突然,可出现寒战、高热,体温可上升至39℃以上,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随即出现尿路刺激症状。②腰痛患侧或双侧腰痛,多呈胀痛。肋脊角有明显的压痛和叩击痛。③膀胱刺激症状由下尿路感染上行所致的急性肾盂肾炎,先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排尿困难等症状,以后出现高热等全身症状。
诊断根据病史可以进行初步诊断。特别注意询问有无下尿路感染,前列腺炎及身体其他部位有无感染病灶。
尿液检查可发现白细胞、红细胞、蛋白、白细胞管型,尿细菌培养每毫升尿有菌落以上,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明显。病变严重时可有脓*血症出现,此时应进行血液的细菌学检查。
X线、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了解上尿路有无梗阻或其他疾病。
治疗
1.支持治疗卧床休息,多饮水,维持每日尿量达1.5L以上,有利于炎症及代谢产物的排出。
2.抗菌药物治疗①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药物对G+菌属有强效,其中广谱青霉素类如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等,对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和肠球菌等作用较强。氧哌嗪青霉素等作用比氨苄青霉素强,且*性较氨基甙类低,主要用于绿脓杆菌感染;头孢菌素可用于产酶葡萄球菌感染。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对严重G—杆菌感染作用显著,与氨基糖甙类合用有协同作用。头孢哌酮、头孢拉啶等对绿脓杆菌及其他假单孢菌等感染有效;亚胺培南-西拉司丁(泰能)抗菌谱广,对G—杆菌杀菌活性好,尤适用于难治性院内感染及免疫缺陷者的肾盂肾炎。②磺胺类药物对除绿脓杆菌外的G+和G—菌有效。③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广、作用强、*性小,临床已广泛应用,但不宜用于儿童、孕妇及肾功能不全者。④氨基甙类抗生素:对多种G—菌和某些G+菌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其中妥布霉素、耐替米星等对绿脓杆菌效果较好。⑤去甲万古霉素:适用于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多重耐药的肠球菌感染及对青霉素过敏病人的G+球菌感染。疗程一般为7~14日,静脉用药者可在体温正常、临床症状改善、尿细菌培养转阴后改口服维持。
3.应用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枸橼酸钾,可降低酸性尿液对膀胱的刺激,以缓解膀胱刺激症状。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维拉帕米(异搏定)、盐酸*酮哌酯M受体阻滞剂可解除膀胱痉挛,缓解刺激症状。
二、肾积脓
肾积脓(pyonephrosis)也称脓肾,是肾脏严重感染所致广泛的化脓性病变,肾实质全部破坏形成一个积聚脓液的囊腔,多继发于肾输尿管结石等梗阻性疾病所致的肾积水,病原菌多为G—杆菌。
肾积脓的临床表现有两种类型。急性发作时通常症状较重,可出现全身感染症状,如畏寒、高热、腰部疼痛、肿块等。慢性肾积脓时病程较长,患者可有消瘦、贫血、反复尿路感染。如尿路有不完全性梗阻,脓液可沿输尿管排入膀胱而出现膀胱炎症状。膀胱镜检查可见患侧输尿管口喷脓尿,尿液检查可见大量脓细胞。若尿路有完全性梗阻,尿液检查可完全正常。B超、静脉尿路造影、放射性核素肾图、CT或核磁共振等检查可以了解是否存在尿路梗阻及程度和患侧肾功能情况。右侧肾积脓需与化脓性胆囊炎鉴别。
治疗以抗感染为主,同时注意加强营养,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在肾尚有功能时,应施行脓肾造口术。如患肾功能已丧失,可行患肾切除术。
三、肾皮质多发脓肿
肾皮质多发脓肿(multiplerenalabscess)为葡萄球菌经血行感染。原发灶可为皮肤疖肿、肺部感染、骨髓炎、扁桃体炎或外伤后感染等。致病菌随血液循环侵入肾,造成肾皮质感染,进而形成肾皮质多发脓肿。小脓肿融合形成肾痈,由于医疗条件的改善和强有力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肾皮质多发脓肿目前已很少发生。
临床表现中原发病灶症状较为明显,继之突发畏寒、发热、腰痛,肾区压痛,肌紧张和肋脊角叩击痛。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加、血培养有细菌生长。部分病例脓肿与集合系统相通,出现脓尿和菌尿。尿细菌培养为阳性。尿路平片示肾轮廓不清,腰大肌阴影模糊、消失,静脉尿路造影显示患侧肾功能减退或消失,如脓肿较大可见肾盂肾盏受压、变形。B超下可见肾皮质内液性暗区,轮廓不规则。CT显示为多发的低密度影,增强CT显示为低密度影。早期肾皮质脓肿应及时应用抗生素治疗,如肾痈形成或并发肾周围脓肿,可在B超引导下穿刺或切开引流。
四、肾周围炎
肾周围炎(perinephritis)是肾周围组织的化脓性炎症,感染多来自肾,如肾盂的感染(包括少见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或肾皮质脓肿穿破肾包膜侵入肾脂肪囊。也可由肾外伤血肿、尿外渗继发感染引起,少数来自肾以外的感染病灶血行播散而来。若形成脓肿则称肾周围脓肿。致病菌以金*色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多见。临床表现主要为腰痛、肾区压痛、叩击痛和肌紧张,形成脓肿后可有全身中*症状,如畏寒、发热等。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上升。由于肾周围炎多伴有肾实质感染,尿常规检查可见脓细胞。单纯肾周围炎尿常规无异常。若脓肿溃破,由于肾周组织脂肪丰富,且疏松,感染易沿腰大肌蔓延扩展,可出现明显的腰大肌刺激症状,腹部平片可见肾影增大模糊,脊柱弯向患侧,腰大肌阴影消失。若脓肿位于肾上方,累及膈肌,可有胸膜炎性反应,同侧膈肌抬高,活动受限。B超和CT可显示肾周围脓肿,有助于本病的定位、定性诊断。B超引导下作肾周围脓肿穿刺,抽取脓液涂片、培养,有助于明确病原菌类型和抗生素的选择。未形成脓肿前,治疗应首选敏感的抗生素和局部热敷,并加强全身支持疗法。肾周围脓肿形成后,可作超声引导下穿刺或切开引流。
(参考医学院校八年制教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