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的治疗方法
中耳炎是引发孩子耳痛的一种常见病因,好发生于8岁以下儿童,通常是普通感冒或咽喉感染等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疼痛并发症。
中耳炎的病因:
1.最常见的原因是上呼吸道病*感染所致,如感冒或流感引起的鼻塞,容易并发中耳炎。2.擤鼻过于用力,也可引起中耳炎。
3.游泳时不适当地使咽鼓管扩张有可能使细菌进入中耳、鼓膜外伤,使病菌从外耳道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4.婴儿因某种生理特点,当哺乳位置不正确,如横抱哺乳或平卧吸吮奶瓶,乳汁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也可引发感染。
中耳炎的症状:
中耳炎最常见的症状是耳内闷胀或堵塞感、听力减退或耳鸣等,常发生于感冒后或不知不觉中发生。
1、听力减退:听力下降、自听增强。表现为转动头部可时而改善,时而堵塞。如只有一耳患病,可能长期不被察觉。
2、耳痛:急性者中耳炎会有持续性隐隐耳痛或时而抽痛,慢性中耳炎患者耳痛则不明显。本病或伴有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按压耳屏可暂时减轻。
3、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劈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中耳炎的危害:
1.反复中耳炎会使鼓膜穿孔增大、中耳粘连硬化,使听力进一步下降。如不适当用药,另可引起内耳神经功能下降,导致更难医治。
2.中耳反复发炎可导致骨疡型,骨头受侵蚀时有可能导致面神经瘫、脑膜炎、脑脓肿等颅内外并发症,甚至有生命危险。中耳炎是常见的耳部疾病之一,但患者防治中耳炎存在诸多误区,往往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
误区一:没有耳痛,流脓就不是中耳炎
并非所有中耳炎都有耳痛和耳道流脓症状。比如分泌性中耳炎,一般无耳道流脓症状,也较少出现耳痛。经常只有耳闷、听力下降等表现,所以,常被漏诊、误诊。值得注意的是:儿童期是分泌性中耳炎高发期。而且儿童经常无法准确描述症状,更易延误治疗。家长若发现孩子看电视时将声音开的过响,或在与人交谈时要求别人再大一点,一定要提高警惕。
误区二:耳道出水、流脓肯定是中耳炎
其实,耳道出水、流脓的原因很多。除中耳炎外,不少耳科疾病也有出水症状。比如外耳道炎,有时可表现为耳道出水,如果伴有细菌感染,还会流脓。治疗这些疾病所用的药物是有差别的,有时甚至是疗效相反的。所以,耳朵出水、医院检查,不要随便自行买滴耳药使用,以免用错了药加重病情。
误区三:治疗中耳炎吃抗生素就可以了
治疗中耳炎的方法有很多,并非吃吃抗生素那么简单。比如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主要针对不同的病因(如鼻炎、鼻窦炎、上呼吸道感染等)进行治疗,可选用滴鼻剂、中成药、抗生素等药物。急性中耳炎者除了用抗生素外,有耳痛的患者还需要用专门的滴耳剂;慢性中耳乳突炎反复发作的患者;胆脂瘤型中耳炎者应尽早手术。
误区四:中耳炎屡治屡发,无法根治
部分中耳炎是可以根治的。中耳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是药物治疗不能切底清楚炎性病灶,鼓膜未修复导致中耳鼓室进水,继续发了炎症。随着耳科显微技术的发展,部分中耳炎,如慢性中耳乳突炎和胆脂瘤型中耳炎,完全可以通过手术达到根治目的。
中耳炎的传统疗法
1、药物治疗
一般药物疗法主要是通过抗菌、排脓、消肿以达到缩小穿孔的目的,但是单纯的药物治疗很难实现穿孔的愈合,并且难以根治中耳炎,极易复发。
2、鼓膜修补术
是一种适用于骨疡型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传统治疗方法,一般是将乳突、鼓窦和鼓室内病变三者与外耳道相通,形成一个覆盖上皮的空腔,以达到清除乳突、鼓窦、鼓室和咽鼓管鼓口病变组织,停止流脓、获得干耳的目的。缺点是虽可治愈部分中耳炎,但无法达到清除病灶的目的,有复发可能。
鼓室成形术是一种可以祛除中耳病灶和重建鼓室传音结构的手术,目的是清除病灶,并修复鼓膜及重建听骨链,以达到提高听力的目的。目医院耳鼻咽喉科已成功进行耳病鼓室成形、听力重建等手术近千多例,分别取得了良好的治愈效果,为耳病患者带来了健康福音,获得了众多治愈患者的高度好评。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长期不愈的结果。急性转为慢性的主要原因有:
1。急性中耳炎及其并发症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2。咽鼓管有病变;
3。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害性大,病变复杂严重,等等。
慢性中耳炎在临床上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良性病变仅在中耳粘膜发生慢性浸润性炎症,不损害骨壁,不出现复杂的并发症,耳鼓膜穿孔只在中鼓室。恶性病变则有肉芽、息肉增生和胆脂瘤,听骨,上鼓室、面神经管、骨迷路、颌骨板等骨质损害,慢性中耳炎恶性发作时,可能蔓延感染至颅内,完全破坏耳鼓膜,一般恶性中耳炎都在上鼓室发病。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预防与护理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1)、如患感冒、伤风、咳嗽、鼻炎等上呼吸道疾病,要积极治疗。
(2)、平时擤涕时不能用力。
(3)、注意防止水液侵入耳中,患病时禁止游泳、潜水,同时洗澡尤其是沐浴、理发、雨中行走时也要特别注意,保护外耳道。在婴儿要注意防止其眼泪、鼻涕、口水等流入耳朵里。
(4)、对婴儿要采用正确的哺乳姿势,即授乳时将婴儿取头高位授乳,切忌横位授乳。
(5)、禁止乱掐耳朵。
(6)、注意加强营养。
(7)、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
(8)、切勿乱用外用药。
(9)、工作、生活、学习环境不宜温度过高。
就诊指南:
1、确定中耳炎的类型。(1)单纯型:最常见,多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耳流脓,多为间歇性,呈粘液性或粘液脓性,一般不臭。量多少不等,上呼吸道感染时,脓量增多,检查见鼓膜中央部穿孔。(2)骨疡型:又称坏死型或肉芽型,多由急性坏死型中耳炎迁延而来。组织破坏较广泛,特点是耳流脓多为持续性,脓性间有血丝(3)胆脂瘤型,但非真性肿瘤,耳内流脓量少,可有白色鳞片、豆渣样物,恶臭。有时可出现头痛及听力明显下降。
2、应请耳鼻咽喉科医生详细检查耳内,区别上述类型。
3、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
并发症
面瘫,面神经距中耳腔很近,若损伤它,就会引起口眼歪斜。
2
迷路炎,如果炎症向内侵犯,进入内耳会引起迷路炎,导致眩晕和恶心、呕吐等。
3
颅内并发症则包括脑膜炎、脑膜外脓肿及脑脓肿。不论出现哪一种情况,都会有生命危险。
4.4
各种脓肿,如耳后骨膜下脓肿、颞肌下脓肿、外耳道后壁脓肿等,出现脓肿后,在局部可摸到很软的包块,红肿、疼痛剧烈,并有高烧。如果处理不及时,脓肿向颈部扩散,引起颈部转动时疼痛,严重时会有破坏颈部大血管,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