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疾病
气管炎
临床主要表现是咳嗽、咳痰,急性气管炎常伴见发热,慢性气管炎常遇寒即发、迁延不愈,病程较长。
治疗取穴:
主穴―太阳、丰隆、鱼际。
辅穴―阳交、条口、阳陵泉。
支气管哮喘
临床主要表现是气喘痰鸣、呼吸急促,属于过敏性疾病,常反复发作。
治疗取穴:
主穴―太阳、鱼际。
辅穴―丰隆、阳交。
肺炎
临床主要表现是发热、咳嗽、胸痛,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属于中医“风温”范畴。
治疗取穴:
主穴―太阳、曲泽。
辅穴―委中、阳交。
咯血
咯血原因很多,最常见的疾病是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病,及慢性气管炎、心脏病,外伤亦可引起。
治疗取穴:
主穴―太阳。
辅穴―鱼际,及随症取穴。
心脏疾病
主要指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有心衰表现者,刺血治疗可以减轻症状。
治疗取穴:
主穴―曲泽、阳交、太阳。
辅穴―少海。
高血压病
临床表现主要是血压高、头晕、头痛,属于中医“肝风”、“眩晕”、“头痛”等证范畴。
治疗取穴:
主穴―太阳、委中、曲池。
辅穴―委阳、腰阳关。
胃痛
主要指“慢性胃炎”,“溃疡病”及“胃痉挛”等疾病引起的上腹部疼痛。
治疗取穴:
主穴―曲泽。
辅穴―阳交、足三里。
肝炎
主要指“慢性肝炎”,临床表现有肝区疼痛、肝脏肿大、乏力、纳差及/或肝功能异常等。
治疗取穴:
主穴―阳交、足三里、曲泽。
辅穴―阳陵泉。
肝硬化腹水
临床主要表现是腹胀如鼓、青筋暴露、两胁隐痛、消瘦纳少,属于中医“臌胀”、“胁痛”、“癥瘕”等证范畴。部分病人刺血治疗有效。
治疗取穴:
主穴―阳交、足三里、曲泽。
辅穴―肾俞、腰俞。
胆囊炎
临床主要表现有右上腹胆囊区疼痛、消化不良或伴有发热、*疸等症状,属于中医“胁痛”、“*疸”范畴。
治疗取穴:
主穴―阳陵泉。
辅穴―阳交、曲泽。
慢性肾炎
临床主要表现有水肿、蛋白尿、管型尿、血尿,高血压,以及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与中医的“水肿”、“虚劳”、“腰痛”等证有相似之处。
治疗取穴:
主穴―腰俞。
辅穴―曲泽、肾俞、委中。
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主要表现为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多在天冷受凉时发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
治疗取穴:
上肢肩关节取尺泽。
肘关节取曲泽。
腕关节取中渚、阳池。
下肢髋关节取环跳、委阳。
膝关节取足三里、阴陵泉。
踝关节取足背部穴位。
头痛
主要指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和三叉神经痛,刺血治疗效果显著。
治疗取穴:
主穴―太阳。
辅穴―偏头痛取患侧太阳。后头痛取委中。巅顶痛取印堂。头项痛取尺泽。
精神分裂症
临床表现以行为、知觉、思维、情感和智能等精神活动失调,常见哭笑无常、语无伦次、幻听幻视、狂躁不安或木僵不语等等,属于中医“癫狂症”范畴。
治疗取穴:
主穴―太阳、曲泽、委中。
辅穴―阳交、丰隆。
癫痫
临床主要表现是突然昏倒、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喉间有痰声,可以自然苏醒,是一种阵发性短暂的大脑功能失调,俗称“羊痛疯”。
治疗取穴:
主穴―太阳、曲泽。
辅穴―委中、阳交。
多发性神经根炎
临床主要表现是四肢麻木、四肢和躯干肌无力,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多发性神经炎。刺血治疗效果较好。
治疗取穴:
主穴―腰阳关、曲泽。
辅穴―局部、委阳、委中。
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主要指“脑溢血”或“脑血栓形成”引起的半边肢体瘫痪,属于中医“类中风”之后遗证“偏枯”、“半身不遂”等病证。刺血治疗,疗效可靠、满意。
治疗取穴:
主穴―太阳、曲泽、委中。
辅穴―委阳、腰俞、手足局部。
中暑
中暑是一种紧急病症,多因为较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引起,俗称“发痧”,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如不及时救治,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中暑包括了中医的“暑闭”、“暑厥”、“暑风”等证。
治疗取穴:
主穴―十宣、曲泽、委中。
辅穴―随证取穴。
外科疾病
急性乳腺炎
临床主要症状是乳房局部红肿、疼痛、有硬块、触痛。全身可有怕冷、发热、腋下淋巴结肿大,中医称为“乳痈”
治疗取穴:
主穴―曲泽(患侧)。
辅穴―局部。
急性阑尾炎
临床主要表现是右下腹疼痛,麦氏点有固定的压痛,一般常伴发热,中医俗称“缩脚肠痈”。针刺放血适应症主要是单纯性急性阑尾炎,临床观察部分化脓性阑尾炎早期也有一定效果。
治疗取穴:
主穴―髀关、阳交、阑尾穴。
辅穴―风市、委阳、曲泽。
结石绞痛
主要指泌尿系结石及胆石症引起的腰或/及腹部绞痛,刺血治疗止痛效果显著。
治疗取穴:
主穴―肾俞、腰阳关。
辅穴―阴陵泉、阳交。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临床主要表现有间歇性跛行、患肢疼痛、麻木、发凉,肌肉可以发生萎缩,皮肤苍白或青紫,动脉搏动微弱甚至消失,最后可发生溃烂、坏死。
治疗取穴:
主穴―委中、腰俞、局部。
辅穴―足背部穴位。
肩关节周围炎
临床表现早期以疼痛为主,晚期以功能障碍为主。肩部弥散性疼痛,可向颈部和臀部放散,日轻夜重,活动后疼痛反能减轻,伴有局部广泛的压痛点,外旋、外展动作受限。俗称“五十肩”、“冰冻肩”。
治疗取穴:
主穴―尺泽、外关。
辅穴―局部、肩髃、曲池。
坐骨神经痛
临床主要症状是沿坐骨神经通路发生放散性的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夜间及步行时疼痛加重,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发病的原因很多,比如风湿、腰推间盘脱出、肥大性脊椎炎、骶骼关节炎、椎管内肿瘤等。
治疗取穴:
主穴―腰俞、委中。
辅穴―委阳、阳交、环跳、丘墟。
急性腰扭伤
常发生在不正确姿势下扛抬或搬运重物时,突然发生腰局部疼痛、压痛明显、活动受限,俗称“闪腰”。
治疗取穴:
主穴―腰阳关、局部。
辅穴―委中。
跌打损伤
主要指软组织损伤及骨折后遗症状,临床表现有局部肿胀、疼痛及肢体功能活动障碍。
治疗取穴:
伤处局部。胸胁部外伤取阳交。
骨髓炎
主要指慢性骨髓炎患处肿痛、流脓、长期不能收口愈合者,针刺放血治疗可以促使排脓、消炎、生肌收口,以至痊愈。
治疗取穴:
主穴―局部。
辅穴―上肢取曲泽。下肢取委中、阳陵泉。
丹*
临床症状有寒战、发热、头痛、全身不适,患肢局部皮肤红赤、灼热、疼痛,附近淋巴结肿大,常反复发作,但少见化脓,多见于下肢。俗称“流火”。
治疗取穴:
主穴―局部,阴陵泉。
辅穴―阳交、委中、三阴交。
毛囊炎
主要指颈部多发性毛囊炎,反复发作不愈者。
治疗取穴:
主穴―大椎、委中、太阳。
辅穴―局部。
疖肿
临床症状为局部肿痛,呈圆形突起的小硬结节,有的可见*白色脓头,三、五天后溃破出脓,脓溃后逐渐愈合,中医称“热*疖”。
治疗取穴:
局部、委中。成脓时可直接刺疖肿上出脓。
对口疽
指发于颈部的皮下脓肿,又称“砍头疽”。
治疗取穴:
主穴―太阳、委中。
辅穴―局部。
搭背
指发于背部的皮下脓肿。俗称“背痈”。
治疗取穴:
主穴―委中(患侧)。
辅穴―局部。
小腿慢性溃疡
主要指下肢静脉曲张引起的皮肤慢性溃烂、久不收口。
治疗取穴:局部。
橡皮腿
指丝虫病引起的下肢皮肤粗糙、肿胀。
治疗取穴:
阴陵泉、三阴交及足背部穴位。
痔疾
指内、外痔及脱肛等肛肠科疾病。
治疗取穴:
主穴―腰俞。
辅穴―长强。
*蛇咬伤
*蛇咬伤患处肿胀、疼痛,宜早期刺血治疗。
治疗取穴:
局部。上肢取曲泽。下肢取委中。
妇科疾病
痛经
临床主要表现是行经前或行经期间下腹部疼痛,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甚至昏厥。
治疗取穴:
主穴―阴陵泉、腰俞。
辅穴―曲泽、三阴交。
不孕症
主要指因气滞血瘀引起月经不调的不孕症。
治疗取穴:
主穴―曲泽、腰俞。
辅穴―阴陵泉。
儿科疾病
脑炎后遗症
指病*性脑炎后遗的痴呆、耳聋、视物不清、失音或瘫痪等症。
治疗取穴:
主穴―太阳、曲泽、委中。
辅穴―腰阳关、局部。
小儿麻痹后遗症
指脊髓灰质炎引起的小儿肢体麻痹,肌肉萎缩或畸形等后遗症。
治疗取穴:
主穴―委中、腰阳关。
辅穴―手、足局部穴位。
遗尿
治疗取穴:
主穴―腰俞。
辅穴―太阳、三阴交。
新生儿破伤风
临床主要症状有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四肢抽搐、貌似苦笑等。俗称“破脐风”、“七天风”。
治疗取穴:
主穴―太阳。
辅穴―委中、随症取穴。
五官科疾病
急性结膜炎
临床主要症状是患眼先有刺痒或异物感,或有畏光及灼热感,眼睑红肿睁不开,球结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等。
治疗取穴:
太阳及随症取穴。
急性扁桃体炎
临床主要症状有咽痛、扁桃体肿大,或有发热。
治疗取穴:
太阳、尺泽。
慢性鼻炎
临床主要症状有鼻塞、流脓性鼻涕,不闻香臭,副鼻窦有压痛。
治疗取穴:
太阳、印堂。
耳鸣、耳聋
主要指神经性耳鸣、听力减退。
治疗取穴:
太阳、听宫。
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
指因视神经病变引起的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治疗取穴:
太阳、阳白。
其它各种疾病
荨麻疹
是一种过敏性疾病,发作时皮肤出现皮疹、瘙痒,无脱屑,常可反复发作。
治疗取穴:
主穴―曲泽、委中。
辅穴―曲池。
乳房肿块
主要指乳房小叶增生等乳房肿块。
治疗取穴:
主穴―曲泽。
辅穴―随症取穴。
甲状腺肿瘤
主要指甲状腺腺瘤,系一种良性肿瘤,刺血治疗可使瘤体缩小、消失。甲状腺囊肿也有效。
治疗取穴:
主穴―太阳。
辅穴―尺泽、中府、云门。
食道癌
临床主要表现是进行性吞咽困难、消瘦,食道吞钡摄片或食道拉网病理检查可以确诊。刺血治疗可以明显缓解症状,减轻痛苦。
治疗取穴:
主穴―曲泽、太阳。
辅穴―阳交、委中、足三里
-完-
end
免责声明: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内容中若涉及配方针灸等技术,仅供参考,请勿随意使用。
点击下方“阅读全文”观看更多视频教学
点个在看,一起为健康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