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龋齿目前已经成为困扰很多家长朋友的“顽疾”。儿童娇嫩的乳牙一旦护理不当或是先天就比其他孩子更容易患上龋齿,那么带给孩子们快乐童年的巨大隐患可不只是疼痛那么简单!
如果龋齿反复疼痛肿胀,以及乳牙龋坏后得不到及时治疗而被拔除,有可能会导致孩子咀嚼效率降低,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减弱,甚至可能造成整体机能营养摄入不良,正常生长发育受到了影响。
很多家长朋友们认为孩子乳牙早晚要换,出现龋齿也不予以重视和及时治疗。殊不知如果儿童龋齿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引起根尖周围感染时,往往会成为感染病灶,造成全身性的严重感染,导致与此相关的疾病有视力下降、关节炎、肾炎、心肌炎、长期低热等。
另外,龋齿引起的根端肉芽肿、囊肿、牙髓感染等,完全可成为感染病灶;在过度疲劳,感冒等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可诱发肾炎、风湿热、扁桃体炎、脓疱疮、猩红热、败血症等。
研究表明有深度龋齿、残根、牙槽脓肿的儿童,81%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颌下淋巴结。及时治疗后,70%的肿大淋巴结可以消退。还有可能造成儿童心理发育障碍。婴幼儿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完整的乳牙有助于孩子掌握正确的发音。乳牙龋坏和早失会使孩子发音不清。乳前牙区严重的龋蚀,还使有些孩子羞于开口,对孩子的心理发育很不利。最后龋齿导致的乳牙早失还会导致因咀嚼力量不均匀进而对孩子正常面部对称性发育的不利影响!
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龋齿致病四联因素学说指出,“细菌”、口腔环境、“宿主”(患儿或患者)和时间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其中导致龋齿发病的重要诱因就是以变形性链球菌为主的各种产酸细菌和宿主自身体质。
那为什么有的孩子不是很注重口腔卫生,但是却从未或很少发生龋齿;而有的家长非常注重孩子口腔护理,但为什么龋齿还是频发呢?
其实,这都是每个人的“基因”惹得祸!
最近美国新泽西医学和牙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口腔中的变形性链球菌与龋齿发病率存在密切的关联性。
研究人员通过亲和柱、质谱等方法,在口腔唾液中分离出一种具有抗变形性链球菌活性的蛋白,经鉴定为人乳铁传递蛋白。该蛋白对应的编码基因上存在一个位点,该位点若发生突变,将导致其第47位氨基酸由精氨酸转变为赖氨酸。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只有赖氨酸型人乳铁传递蛋白对变形性链球菌具有杀伤作用,从而对龋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精氨酸型人乳铁传递蛋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因此容易导致龋齿发生率高。研究人员对该位点进行的遗传性研究还表明,父母基因中含有氨基酸型人乳铁传递蛋白组的子女具有的抗变形性链球菌活性的能力高于精氨酸型人乳铁传递蛋白组。
另外有国外研究建议将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及其组织抑制物纳入龋齿发病缘由的研究中。研究的目的是确定相关编码基因的多态性,是否与龋齿存在关联性。研究样本例,其中名无龋。
实验结果表明,该蛋白酶基因的一个变异位点在患龋群体和无龋群体中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突变型的基因位点能显著降低人类患龋的巨大风险。
-THANKSFORREADING-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
图文来源:希瑞干细胞综合整理葉子口腔科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