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周围脓肿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三部六病赋
TUhjnbcbe - 2021/4/2 6:07:00
当代名医刘绍武,八十余年从医路。精研内经与伤寒,又学西医取长处。哲理经验两丰富,突破传统出新著。三部六病成系统,传人雄心有远谋。人身原本是整体,刘老划为表中里。各部范围今确定,病位清楚易记起。表部统辖肺与皮,防卫调节又主气。里部消化含肝胰,腐熟水谷营养渠。中部循环是血液,调配代谢成统一。三部六病辨证篇,条理清晰不妄谈。虚实寒热归阴阳,各从其部仔细辨。十二单证基础安,百病纷纷各有源。太阳厥阴隶属表,阳明太阴往里探。中部少阳与少阴,六病标准为指南。二十四证统全篇,纲领证候时时看。并病合病又合证,主证常把单证兼。证证复合达千万,分类执简可驭繁。看病树立全面观,局部整体相关联。医者临证要清醒,先用病位归其证。看准病性定治则,寒热补泻有侧重。组方选药论君臣,药量投递再酌斟。八法虽是人人知,用时还得辨分明。辨清病证识有胆,阴阳突出显两端。对抗矛盾要先除,汗下清温补纠偏。吐法耗气有风险,消法常隐方里边。和法协调人整体,四脉指路不可短。定好治则选方良,主药副药要恰当。佐药能增方中效,加减变化常思量。太阳葛根与麻*,厥阴当归桂枝方。少阳*芩携柴胡,少阴人参附子汤。阳明大*芒硝邦,太阴苍术配干姜。组方用药想周到,临床使用有主张。辨症鼻祖张仲景,创立体系教后人。莫道一千七百年,人人尊师投其门。历代医家虽遵从,医道常常有更新。统一构想今抛出,那家新说再出笼。一位98岁的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刘绍武》在临终前仍然念念不忘中医的振兴,其创立的具有民族形式、民族风格的三部六病学说可以带领中医走出困境、走向光明、走向世界。但是,在其从事医学生涯八十年结束时,这样的愿望仍然没有实现,爷爷的使命我来完成,为了推动中医药复兴,今天把爷爷的推广全世界,造福全人类!弘扬中医药传承人;君子医圣!人类整体气血失调普遍存在,并且成为许多疾病的广泛内因。通过大量临床实践证明,气血的失调变见寸口,形成病理性特异脉,是整体失调最客观、最本质的指征,它如同航海家的指南针,可以冲破繁杂的病证所造成的迷雾,指明方向,救人之危。1、协调疗法作用机制协调疗法模拟饮食物进入人体后的消化、吸收、利用的过程,通过人体自身的自然疗能的恢复,来达到机体内部调控机制发挥作用。2、协调方剂、药物的选择自从人类产生以来,人不断对自己的食物进行筛选,最后从数以万计的动植物中保留下诸如小米、大米、白面、玉米等数种主食,完全满足了人类自身的需求。协调方剂的选择也要具备诸如大米、小米、白面等能够适应病理的各种需要。中医二千多年的临床实践,逐步掌握了各种病理下的有效药物。寒、热、补、泄、升、降、收、散四个本质八个方面构成了中药的基本属性,通过选择,只有小柴胡汤在配伍上具备了这个条件,在整体上达到了“和调五脏,洒陈六腑”的功能,如《伤寒论》第条所说:“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补养、发表、涌吐、攻里、表里、和解、理气、理血、祛风、祛寒、清暑、利湿、润燥、泻火、除痰、消导、收涩、杀虫、明目、痈疡、经产、救急等二十二类。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体会,小柴胡汤以苏子代半夏,降而下气,利膈宽肠,可除半夏之燥弊。在非呕非恶疾病中,以川椒代生姜,温中散寒,解郁温中,热而不伤津液,并有解痉缓急止痛之功。这样既不失原方剂的组方精神和临床疗效,又使得方剂更加平和,更名为“协调基方”。柴胡15g、*苓15g、*参30g、苏子30g、川椒10g、甘草10g、大枣10枚3、协调疗法的功能①整体协调,主要是对植物神经功能调整。②恢复人体自身的自然疗能,主要是对免疫功能的调节。③补充营养,调节代谢。④排除人体蓄积的代谢产物。⑤完善机体的自组功能,恢复机体模型。⑥有病治病,无病防身的康复功能。4、协调疗法的特点①治疗面广②双向调控③安全性高④利于久服5、协调疗法的优越性①解决了医患不能分离的难题。②解决了医药分家、制剂落后的难题。③解决了中医治病定证、定方、定疗程的难题。④解决了多种病证缠身,顾此失彼的难题。6、辨脉定方,以方定名①调神平亢汤:协调基方加石膏30g、牡蛎30g、桂枝10g、大*10g、车前子30g。本方是调整大脑皮层功能紊乱的代表方剂,主治溢脉证。它是根据《伤寒论》条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而来,全方寒热并用、升降并举、收散兼施、补泻共济四方同调、八面共治,相反相成。②调心宽胸汤:协调基方加百合30g、乌药10g、丹参30g、郁金15g、瓜萎30g、五味子15g、牡蛎30g。本方强心以建脑、宽胸以宣肺、疏肝以建中、安神而止悸,是治疗紊脉证的代表方剂。③调胃舒郁汤:协调基方加陈皮30g、白芍30g、川*10g。本方重点在平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解除平滑肌痉挛,帮助消化,加强胃肠蠕动,推陈出新,是治疗聚脉证的代表方剂。④调肠解凝汤:协调基方加陈皮30g、白芍30g、川楝子15g、小茴香10g、川*10g。本方在调胃舒郁汤的基础上,加川楝子、小茴香而成,温中散寒、荡涤肠胃,使积聚之粘液可除,是治疗覆脉证的代表方剂。四、辨病定方,以方定名局部出现局限性病变,只需在局部使用各种疗法,就能达到治愈的目的,如对外伤、化脓清创伤口,使用膏药外敷,洗剂外洗以及针灸、拔火罐、按摩、切割等等,传统医学在这方面的内容丰富多彩。目前现代医学中的外科手术学就集中地体现了局部病局部治疗的方法。我们临证所应用的攻坚汤、复健丸、除风利湿汤、解肌汤、决渎汤、排石汤等属于局部对症治疗的方剂,由于局部对症治疗涉及的范围很广,现仅举例说明。1、攻坚汤:王不留30g、夏枯草30g、苏子30g、牡蛎30g主治:一切肿瘤,囊肿等肿块增生。2、鸡甲散:鸡内金30g、炮甲珠30g、鳖甲30g主治:肝硬化、肿瘤、增生。3、团鱼丸:团鱼g、蛤蚧一对、东参60g、鸡内金g主治:一切局部组织萎缩、脏器虚损。4、复健散:*芪60g、东参60g、鸡内金g、丹参60g、郁金30g、神曲60g、当归60g主治:溃疡不愈、组织虚损。5、除风利湿汤:浮萍30g、苍耳子30g、苦参30g、土茯苓30g主治:湿疹、荨麻疹等各种皮肤病。6、解肌汤:葛根30g、*参30g、*芪30g、丹参30g、郁金15g、银花30g、丝瓜络15g、车前子30g主治:风湿性心肌病、结节性红斑、未梢神经炎、皮肌炎等肌结缔组织病变。7、决渎汤:*芪30g、郁金15g、银花30g、丝瓜络15g、车前子30g、白茅根60g主治:一切水肿、小便不利、急慢性肾炎、泌尿系统感染等。8、排石汤:金钱草g、海金砂30g、郁金15g、车前子30g、王不留30g、元明粉10g、鸡内金20g主治:胆道结石、肾结石等。9、利肠汤:白芍30g、甘草30g、威灵仙10g、芦荟5g主治:习惯性便秘。10、清喉汤:葛根30g、薄荷10g、银花30g、连翘15g、桔梗15g、元参30g、郁金15g、芦根15g、甘草10g主治:急慢性喉炎、白喉初期、扁桃体炎11、三核二香汤:川楝子30g、桔核30g、荔枝核30g、小茴香30g、木香15g、大*10g主治:腹满寒疝、右脉长弦。12、溃疡汤:川楝子30g、五灵脂15g、败酱草20g、枳实15g、白芍30g、大*10g主治: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结肠溃疡、应急性溃疡。1.吐酸:用左金丸镇吐制酸(吴萸3g*连18g)2.吐酸烧心:二*汤(吴萸3g*连18g大*6g干姜3g)3.噫气:枳实芍药散(枳实10g芍药20g)旋复代赭石汤(旋复花(包)9克、代赭石15克、生姜9克、制半夏9克、炙甘草6克、*参9克、大枣4枚。)4.舌苔白腻:陈皮15g草果6g藿香10g梹榔10g5.大便干:芦荟3g瓜蒌仁10g利肠汤:(白芍30g芦荟3g威灵仙10g甘草10g)6.大便稀:苍术15g葛根15g7.便血:槐花15g8.蛔虫:梹榔10g榧子15g川椒10g使君子15g9.脘痛:枳实芍药散(枳实10g芍药20g)、川楝子30g10.少腹冷痛,腹胀痛:三核二香汤(川楝子30g橘核30g荔枝核30g木香10g小茴香10g)11.消化道出血:仙鹤草30g12.感冒:葛根30g13.鼻炎:葛根30薄荷10g14.咳嗽:瓜蒌30g杏仁10g桔梗15g或加梨15.胸痛:瓜蒌30g16.血压高:夏枯草30g17.脉虚细:生脉散(*参20g麦冬10g五味子15g)18脉滑:白虎汤(石膏30g知母15g甘草10g粳米10g)19.脉有散状:生脉散(*参20g麦冬10g五味子15g)20.脉聚关、上鱼际:柴膏汤(小柴胡汤加石膏30g牡蛎30g桂枝10g车前子30g大*5g)21.舌有瘀斑:桃仁承气汤(心功能不好者勿用)22.心悸:牡蛎30g五味子15g23.心烦:豆豉10g栀子10g牡蛎30g24.小便不利:车前子30g滑石15g25.尿血:小蓟15g生蒲*15g26.浮肿:决渎汤(*芪30g郁金15g银花30g丝瓜络15g车前子30g白茅根15g)半决渎汤(*芪30g银花30g丝瓜络15g)或茯苓15g车前子30g或加冬瓜皮15g西葫芦15g27.肢麻:*芪30g桑枝10g28.肢痛:葛根30g王不留30g威灵仙15g伸筋草10g海风藤15g29.腰痛:葛根30g川断30g30.扭伤:桃仁承气汤(桃仁10g大*10g桂枝10g芒硝10g甘草10g)31.肿物、肿瘤:攻坚汤(夏枯草30g牡蛎30g王不留30g)32.脏躁:甘麦大枣汤(炙甘草6g淮小麦或浮小麦30大枣10枚)33.皮疹:祛风利湿汤(苍耳子20g浮萍20g土茯苓20g苦参20g)34.失眠:珠砂2g珍珠母15g炒枣仁30g35.畏冷:身冷加附子5g肢冷加桂枝10g36.手足心热:地骨皮30g白薇15g37.耳鸣:磁石30g代赭石15g38.目昏:茺蔚子10g决明子30g白蒺莉30g沙苑子10g青葙子10g39.色素沉着:红花10g桃仁10g40.白带:白果30g41.月经淋漓不止:生蒲*15g42.久病阴虚:竹叶石膏汤(竹叶6g石膏50g半夏9g麦门冬20g人参6g粳米10g甘草6g)43.头项痛:葛根30g44.癔病:本方合甘麦大枣汤(甘草10克小麦60克大枣30枚)45.精神分裂症:本方加远志6克菖蒲10克郁金15克46.癫痫:本方加钩藤30克远志6克菖蒲10克珍珠母30克地龙10克,有狂或瘀血者,本方合桃仁承气汤。47.共济失调:本方加远志10克郁金15克王不留30克48.脊髓空洞症:本方加*芪克葛根克王不留30克49.美尼耳氏综合症:本方加六神丸。50.高血压:本方加夏枯草30克51.慢性腰背关节疼痛者:本方合葛根汤(葛根麻*桂枝白芍川椒甘草大枣)52.腹胀痛者:本方合三核二香汤(橘核荔子核川栋子小茴香木香)。53.输卵管炎:本方桃仁30克王不留30克当归15克。54.卵巢囊肿:本方合攻坚汤,加桃仁30克小茴香30克川栋子15克!2、调神汤(亦名柴膏汤)小柴胡汤加石膏30克、牡蛎30克、桂枝10克、车前子30克、大*5克阳亢气滞类病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癔病、精神分裂症及美尼耳氏综合症等。脉学上常提到“舍证从脉”的问题。而本证则是其例之一,临床上不论遇到的症状多么复杂,只要有聚关脉并上鱼际脉者,即可舍证从脉,使用调神汤治疗。聚关脉:是寸关尺三部脉都集聚于关部,即独关脉显现有力,而寸尺脉弱或不见者之谓。此脉乃情志长期不舒,气久郁滞所致,非二三年不成。此脉不见于脉书,是临床多年摸索出来的。聚关脉类似于短脉,多是阴阳失调,气郁之候。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短则气病。”又《脉说》云:“有过于悲哀之人,其脉多短者,于此可占气之病矣。“(《中国医学大成》本《脉说》下册第67页)上鱼际脉:医籍里有所论述,但均未详细其证治。本脉的特征,是脉过寸部而达腕之横纹上,甚至上溢于掌之大鱼际肌。轻则切之跳动,甚则可望见搏动。此脉从历代描述,认为是阴阳失调,情志激昂,气亢所致。《灵枢?脉度篇》说:“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不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难经?三难》滑寿释曰:“阴气太盛,则阳气不得相营也,以阳气不得营于阴,阴遂上出而溢于鱼际之分为外关内格也,外关内格,谓阳外闭而不下,阴从而内出以格拒之,此阴乘阳位之脉也。”《三难》又曰:“脉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有覆有溢,有关有格,何谓也?然关之前者,阳之动也,脉当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此阴乘之脉也。”清代冯兆张《锦囊秘录?脉诀》云:“上鱼者,脉上于鱼际者。世人常有此脉,脉同病异,不可以一例论也,有两手上鱼者,有一手上鱼者。若平人神色充实而有此脉者,此天禀之厚,元神充满上溢于鱼也,其人必寿。若人素无此脉,一旦上鱼者,此病脉也。”清代陈修园《二十八脉纲》曰:“……或鳏寡思色不遂,心肝两部则洪长而溢鱼际,此是七情为患,而非有邪之脉也。”清代吴道远《女科切要?调经门》曰:“……若面*肌瘦内热,是谓童痨。诊其肝脉弦,出寸口,上鱼际,非药所能治也。急与之成婚则阴阳和,自然经行而疾去矣,否则十死八九。……”从以上引述看来,多认为上鱼脉是阴阳失调的一种片象,为六欲七情所致,这和现代医学所说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相似。刘氏临床观察,凡见聚关和上鱼际者,多具有下列症状:头部症状:多有头晕脑胀,记忆力减退,易怒易气,眠差多梦等。心部症状:多有心烦嘈杂,心悸惊恐等。胃肠部症状:多有胃脘满闷,消化不良等。四肢症状:多有疲劳无力,甚或小腿肚痛,酸软,有的可有轻微浮肿等症状。以上诸症状,可以同时都有,也可是侧重于一个部位,当由病之久短,素体好坏,病情轻重而定。调神汤是《伤寒论》第条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而成。由于用石膏易龙骨并去了铅丹,故亦名曰柴膏汤。
  原文是:“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林伯良在《小柴胡汤证的研究》一书中认为:“这个病证的基本状态是:①柴胡主证及肝证:如胸满,烦惊,谵语之类。
  ②外部证及内部从证:如身重,小便不利之类。”他并根据以上基本状态,把症状进一步推广了。他认为:①胸满方面,可以把胸腹膨胀,心下紧张,或往来寒热等,看做类似证。②从惊烦来说,烦惊即烦闷易惊,常可兼胸腹动悸,气上冲而烦惊,精神受劳,因此,可发生失眠多梦,精神过敏,容易兴奋,或眩晕头痛耳鸣等。严重的可发生谵妄,发狂癫痫等。”例如:《类聚方广义》称:“本方治狂证,腹胸动甚,惊惧逼人,兀坐独语,日夜不眠,或多猜疑,或欲自死。又治痛症,时寒热交作,郁悲愁,多梦不寐,或恶接人,屏居暗室。”
  徐洄溪说:“此方能下肝胆之惊痰,以之治癫痫必效。”③从外部及内部从证说:在上术柴胡主证及肝证的结合下,如麻痹、水肿、半身不遂,四肢倦重或疼痛或牵搐等,以及失精、阳萎、月事失常等,都可和身重,小便不利看做类似的症状。“经过这样推广,就可使本方适用颇广的范围。”它不但可以说治植物神经功能率乱,还可兼治其它许多病。
  总观此方,它是一个互相拮抗的标准的复方。方中共十二味药物,是由四对矛盾八个矛盾面组成的,即凶括寒热、补泻、升降和收敛八个方面。
  寒——有*芩、石膏;
  热——有桂枝、川椒;
  补——有*参;
  泻——有大*;
  升——有柴胡;
  降——有苏子;
  散——有柴胡;
  敛——有牡蛎;
  由于本方的药性是四对矛盾的又方共存物一个统一体在,互相拮抗,互相牵制,保持着平衡状态,所以使方子变得既非热,亦非凉;既非补,亦非泻;既非升,亦非降;既非敛,亦非散。各药此时都不表现出其个体特性,而成了一个同一性的即协调性的方子了。因此,临床上选用它治疗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还是恰当的,实践证明,确实是行之有效的。
  方中小柴胡汤——是对付胸满,协调整体的。
  石膏、牡蛎——是对付心烦、心悸的。
  车前子——是对付小便不利和身重的。
  桂枝——是对付身重不可转侧的。
  大*——是对付谵语的。
  
  本方既然是由四类互相矛盾的药物药共处于统一体中,并保持着相对的平衡以发挥协调作用。那么,当矛盾向着相反方向转化的时候,平衡必然遭到破坏,而显示出寒热补泻的个性来。这注提示我们,只要变动方中任何一北的用量,注可以使方子的性能有所改变,这种改变,是一种灵活性。可以适应我们在临床上处理各种复杂情况的需要。比如:
  石膏一两和川椒一钱这个比例基本上是保持凉热平衡的,若把石膏用量加大到两半、二两、三两,而川椒量不变,方就变得偏凉了,反之,则又可变成偏热的了。至于加多少,减多少,则视病情而定。
  桂枝、川椒同属热药,通常用量是三钱,若病证热重,用量就要减少,或只选用其中的一味即可;反之,若寒重,可有选择性的加大用量。例如,有畏寒肢冷者,还可用附子代桂枝,以加大温性。
  以上这些灵活的变动,即是用药之妙处,这些妙处光靠抄死方是无用的。为什么有些方子在老医生们的手里能治好病,一抄到我们手里就不灵了呢?除了辩证问题外,就是不知灵活用药。做为一个临床医生,只有真正了解了组方原理,熟知药性,又善辨证,才能驾驭方药,运用自如,那时,无论是前人的方子,还是自已的组方,才能象神抡手中的武器一样,弹不虚发,百发百中。所谓“妙手回春”也只有在这时才能成为现实。
  
  医生开方,病人吃药,会发生什么扫应呢?无非是好和环两个方面。好的病人赞偿,坏的病人惊恐,往往要找上门来义询问。这就迫使医生要懂得方药的反应。所谓坏的反应,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用药不对路把病治错了;一是用对了药,则药本身就有付作用,或是邪正邪斗争的必然反应。对于这些,都应该是胸中有数。正如毛主席所说,如果“一切都是胸中无数,结果就不能不犯错误。”这种情况下,犯错误也有两个方面:一是误用了药,还固执不变,一错到底,贻害于人;一是用对了药,由于对药物的反应胸中无数,病人上门一找,就吓得赶快停药更方,使药数不达,同样贻误于人。这两种都是过错,都应尽力避免。调神汤服用后,可出现下列反应:
  (1)由于本方是治本为主,是协调显效,效果通常较缓。多是用药数服后症状才得以改善,二三十付主要症状才有好转,故在辨证无误的情况下,不要因三两付药不显效而更方。
  (2)通常都有缓泻。有的日便二三次,有的四五次不等。有的一周左右复常,有的时间更长一些。这些情况,是机体协调过程中推陈致新的反应。由于推之者陈,陈非体内应存之物,泻也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不必多虑。(3)少数人有头晕头昏。约30人中有一人开始服药即觉头昏,是药物作用人体后正邪斗争的反应,多六七日自解,不必理睬。(4)极个别人有嗜睡。临床上碰到个别人服药后出现嗜睡,一连六七日,甚至唤不醒。有人往往为此惊慌多虑,怕致不良后果。这种现象可能是大脑矫枉过正的一种补偿性反应。由于原来失眠日久,欠下了账,大脑过于疲惫,用药后机体协调起来,转入恢复状态,欲补其亏空,是一种好现象。临床观察,凡出现欲睡嗜睡者,常是由病到恢复的转变标志,还可缩短疗程,使身体很快复元。
  
  凡具有本方证(聚关脉或上鱼脉)者,不论兼有其他何证,均可用本方合兼病方或兼证药治疗之。例如:
  (1)癔病:本方合甘麦大枣汤(甘草10g 小麦60g 大枣30枚);脉滑者,本方合白虎汤。(方见第11页)。
  (2)精神分裂症:本方加远志5g 菖蒲10g 郁全15g
  (3)癫痫:本方加钩藤30g 远志10g 菖蒲10g 珍珠母30g 地龙10g 或加六神丸。有狂或瘀血者,本方合桃仁承气汤。
  (4)共济失调:本方加远志10g 郁金15g 王不留30g。
  (5)脊髓空洞症:本方加*芪g 葛根g 王不留30g。
  (6)美尼耳氏综合症:本方加六神丸。
  (7)高血压:本方加夏枯草30g。
  (8)失眠严重者:本方加珠砂2g 琥珀2g,吞服。
  (9)扭伤后肢体瘀血疼痛者:本方合桃仁承气汤。
  (10)慢性腰背关节疼痛者:本方合葛根汤(葛根、麻*、桂枝、白芍、川椒、甘草、大枣)(11)胃脘胀满者:本方合枳实芍药散。(12)腹胀痛者:本方合三核二香汤(橘核 荔子核 川楝子 小茴香 木香)。
  (13)输卵管炎:本方加桃仁30g 王不留30g 当归15g。
  (14)卵巢囊肿:本方合攻坚汤,加桃仁30g 小茴香30g 川楝子15g。
  (15)牛皮癣:本方全祛风利湿汤,桃仁承气汤。
  (16)阴萎:本方合大*附子汤(大*10g 附子10g 细辛5g)。
  (17)再生障碍性贫血:本方合医*丸加当归15g *芪30g。
  医*丸方:
  硫酸亚铁50丸、白术30g、茵陈60g、*芩15g、车前子30g、神曲60g、鸡内金60g、陈皮60g 山药30g、大枣10枚
  
  调神汤用小柴胡,
  石膏牡蛎桂枝入,
  车前大*十二味,
  神经失调此方主。
  
  王××,男,成年,某厂工人。
  患者因半身不遂被抬来就诊。诊之脉聚关,双上鱼际,项痛。询问,术西医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此病中医称为“中风”。遂舍证从脉,以调神汤主之。并据半身不遂症,取王清任补阳还五汤中主药*芪四两,据项僵痛取太阳病主方葛根麻杏石甘汤主药葛根四两。服一帖病人可爬床活动,二帖即可下地,六帖即能乘公共汽车自来门诊,共服18帖而愈。
  3、调心汤
  
  小柴胡汤加百合30g 乌药10g 丹参30g 郁金15g 瓜蒌30g 牡蛎30g。
  
  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炎,心包炎,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等。
  
  “身有多大,心有多大”。这里所说的心,不仅是指心脏本身,而是包括了整个循环系统。因为血液是流通全身的,所以治疗心病就要考虑组方的:
  ①协调整体:心脏的活动直接受植物神经的去配。植物神经好似一个下级*府,是受着更高级的*府即大脑皮层来统帅的。“治病心求于本”,治心必理于脑。只有全体的协调,才有局部的改善。故方中选用小柴胡汤的协调整体。
  ②照顾到肺:心和肺关系密切,不但血管直接相通而且二脏共同担负着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炭的交换任务。肺吸入的氧气由心输布于全身,心脏本身也需要有氧而保持有节律的跳动。《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肺者,相辅之官,治节出焉。”这里的“相”是对“心者君主之官”而言的。心主血,肺主气,“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可见气血关系密切。又知肺是帮助心治理和调节血液循环的,只有心肺互相协调,才能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故中医是治血先治气,气行则血行。如果不首先反肺这个氧气供应线路修好,不保障肺的正常功能,心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心病就维以铲除。心病输氧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方中就先用了百合汤来解诀这个问题。本方见于《时方妙用歌括》,陈修园说:是他“从海坛得来,用之多验。”原方只两味药:百合一两,乌药三钱,我们照用不变。百合轻清,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含淀粉、脂肪和微量生物碱,为神经的强壮滋养剂,百合固金汤用它养阴清肺。乌药有行气止痛的作用。
  ③增强肝脾功能:心脏在人体内好似一个血泵,它靠着心肌的舒张作用和瞩缩作用,把含二氧化炭的血从全身接收回来,再把含氧的血由心脏打出去,遍布全身,这便是整个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要改善这个功能,必须加强肝脾二脏的作用。中医认为,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肝藏是一个大血库,心血之充足与否,是和肝调节血量的能力以及藏血量多少有关系的。血液的成又是和脾的运化功能分不开的而血液所以能够不溢于脉道之外,是靠着脾的统摄作用。因此,不把肝脾的功能调整好,决不能保持循环的正常血容量。故方中选用了丹参和郁金。丹参活血,谚有“丹参一味,功同四物”之称。郁金是气中血药,可以为丹参行气开路以达到“气行则血行”的目的。
  ④要宽胸:心肺二脏同居于胸腔之中,它们的功能又同受着胸腔这个外廓的影响。按物理学的观点,只有胸腔通畅开廓,心肺才得更大范围的舒张,从而完成更大的吸氧和排血量。因此,选用的瓜蒌薤白汤中球瓜蒌来宽胸。
  ⑤要制心悸:心病的共同症状是心烦,心动悸故选用了球牡蛎重镇安神止心悸。
  
  调心汤用小柴胡,
  百合乌药瓜蒌入,
  丹参郁金牡蛎配,
  心之疾患此方除。
  
  倪××,男,52岁,解放*干部。
  患者因胸痛,气短,时有昏厥年余而求治。自述70年偶感心前区憋闷,时疼如刀绞,痛楚维忍,每发作一次约数分钟。发作时面色苍白,头出冷汗,曾昏厥过三次。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久治不效。据证处以调心汤,九剂心绞痛控制,六十二剂不再发作。
  4、降压汤
  *芪50g、苏子30g、茺蔚子30g、夏枯草30g、*芩15g、红花15g、槐花15g、车前子30g、牡蛎30g、川椒5g
  高血压
  
  ①*芪:强壮中枢,降低血压。实验证明,*芪能扩张冠状动脉及全身末稍血管,并有中度的降压作用,尤其沼疗虚性高血压更好。
  ②牡蛎:益阴潜阳,可治阴虚阳亢引起的烦躁、失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等。它和*芪是一对拮抗药,有协助*芪降压的作用。
  ③苏子:主降,治头痛眩晕之在上的症状。
  ④茺蔚子:降压活血。
  ⑤*芩、夏枯草:性寒凉,具有清火泄肝降压的作用。
  ⑥红花:活血,可调节血液的生新和分配,并可溶解栓子。
  ⑦槐花:软化血管。
  ⑧车前子:利尿降压。
  ⑨川椒:温中止痛,无寒可不用。
  
  降压汤用芪苏子,
  茺蔚夏枯牡蛎适,
  红椒车前槐花芩,
  高血压病此方治。
  5、解肌汤
  
  葛根30g *参30g *芪30g 丹参30g 郁金15g 银花30g 丝瓜络15g 车前子30g。风湿病、风心病,末稍神经炎。
  
  解肌汤即决渎汤去白茅根加葛根、*参、丹参而成。
  葛根解肌以除肌中之邪。《伤寒论》第 条之:“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这一条是作用于横纹肌的,可缓解肌肉的疼挛。第 条之:“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芩连汤主之。”这一条是作用于平滑肌的。解肌汤则是取二方之义,合而用之,不但用其解横纹肌之作用,治风湿病有效,而且用解横纹肌、平滑肌之共同作用,治湿性心脏病,亦有满意之效。这是用葛根的根据之一。
  根据之二,从临床观察及报导材料看,风湿病与感冒有一定的关系。一是感冒后常罹患风湿性的心脏病,特别是心肌炎;二是原有风心病者,感冒后常加重病情。葛根这味药不但结感冒治疗有效,预防也有效。依同理,将葛根由太阳病的主方中移来治风心病,确也有效。
  根据之三,本品经实验证明,它含有异*酮类成分大豆素,能扩张脑及冠状血管,以治急性心肌缺血。风心病是一种心肌的炎性病变,扩张心肌血管,对营养心脏,消除炎症也有相当的好处,故而用之。
  关于
  急性风心病宜用解肌汤治之,其他心胖病统用调心汤治之。但风心病经解肌汤调治而将愈时,以调心汤合解肌汤治之尤善。
  6、理心复脉汤
  
  当归、桂枝、赤芍、细辛、川椒、通草、甘草、大枣枚、元参、鸡血藤、银花、王不留、川牛膝
  
  温经通脉。
  
  脉管炎。
  
  脉管炎主要症状是足趾冷疼痛,属厥阴病。它主要由血脉凝滞不能荣于四末所致。依《伤寒论》第 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之理,以厥阴论治,故用当归四逆汤为底方,温通血脉;其色紫赤又为热*蕴结所致,故又合《验方新编》的四妙勇安汤(玄参、当归、银花、甘草),加王不留、鸡血藤、川牛膝以清热解*,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因病在下肢,故用牛膝引药下行。共奏温经通脉,活血祛瘀,解*止痛之功。
  7、调肝汤
  
  小柴胡汤加茵陈30g 大*10g 陈皮30g 白芍30g 丹参30g 郁金15g0 车前子30g。
  
  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中*性肝炎、肝肿大、肝硬化。
  
  治疗肝病,必须掌握五大原则:调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清热利湿,调整脾胃,活血行瘀减轻肝脏肿大,通利大小便排*。
  ①小柴胡汤:协调整体,调整植物神经紊乱。
  ②茵陈蒿汤:清利湿热,消除*疸。
  茵陈——清热利湿,疏通胆管,加强胆汗排泄,消除*疸。
  栀子——辅助茵陈清热以除*。
  大*——通泄瘀热,推陈臻新。肝病对于机体蛋白的合成都发生一定的障碍,若白蛋白少于3g%(正常为4~5.5%)时,表示肝合成蛋白的功能已有损害。在正常情况下,蛋白质首先被分解成蛋白膘、蛋白胨,再分解成氨基酸,最后被小肠粘膜胡收,通过血液而进入各组织和肝脏,在肝内一部分合成白蛋白,一部分进一步分解成为丙酮酸和氨。氨一部分在肝内合成尿素经尿排出,一部分与体内谷氨酸结合,变成无害的谷氨酰胺储存于肝。当肝有病时,肝合成尿素的给力降低,使氨堆积过多,变成有害的东西,影响脑细胞而产生昏迷。大*则可通过肠道 加速一些有害*物的排泄,以减轻肝脏解*的负担,从而保护肝脏。③枳实芍药散调理脾胃。肝是通过胆管排泄胆汗到小肠参与食物消化功能的。十二指肠最容易痉挛而阴塞胆汗的排泄,故用枳实芍药散以增强肠胃节律性的蠕动,增进消化功能。同时,由于枳实芍药散能够舒张平滑肌,改善幽门壶腹区,疏通胆汗排泄的道路又有利胆的作用。
  ④车前子利尿。氨在人体是一种*物,总得给它一条出路,让它走掉。所以就用车前子增加它从尿中排出。
  ⑤丹参、郁金活血祛瘀,缩小肿大的肝脏。
  丹参——用其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治疗肝大瘀血。实际上它是治心,使肝由下腔静脉回到右心的血流量加速,肝大自然缩小。
  郁金——除有行气解郁、活血祛瘀的功能外,并有促进胆汗分泌,促使胆囊收缩而具有利胆的作用。据报导,大量应用郁金,还能增加血浆蛋白,纠正蛋白倒置(正常白蛋白:球蛋白=A:G=1.5~2.5:1,或1.3~2.5:1),而达到营养保肝的目的。所以,郁金用于肝病是一药多得的。
  
  调肝汤能治肝病,
  小柴胡汤枳芍容,
  茵陈蒿汤丹郁车,
  硬化灵脂不留行。
  
  如果肝大明显,可加大丹参用量,最大一剂可用至四两。或加用灵脂一两,王不留行一两。在急性期,亦可加用公英、板兰根等。
  肝硬化者,可加用行气药,如木香一钱左右,以使“气行则水行”。
  本方治疗肝硬化,通常效果尚好,但下述两种情况疗效不侍:一是肝硬化放过腹水者,是否由于放腹水打破了体液原来的组织成分,机制尚不清楚;二是肝硬化经过治疗突然反复者。后一情况多和情志不畅及劳累有关。
  
  张××,女,19岁,太原某工厂工人。
  主因食欲不振,周身乏力,腹部膨大而求治。患者于69年始感精神疲惫,纳呆,恶心,时有呕吐,继则腹部渐渐膨大,气短。医院就诊,诊为“肝硬化腹水”。经用多种西药进行治疗,不但无效,反而腹水日趋明显。遂求中医诊治,与以调肝汤治之。30剂后腹水消失,又服60剂以善其后,共服90剂而愈并参加工作,后随访未见复发。
  王××,男,28岁,太原郊区农民。
  患者因腹部日渐膨大,医院就诊,经抽腹水等检查,诊为“腹水原因待查”。经各方调治不效,后要在医诊治,处以调肝汤加附子、小蓟、蒲*、王不留、菖蒲等。六剂腹水明显减少,18剂腹水基本消失,且觉各种症状好转。此时患者因与其嫂吵架,大怒伤肝,腹水又急骤上涨,尽管随证加减,均无显效,遂别求他治。
  8、调胃汤(亦名柴芍汤)
  
  小柴胡汤加陈皮30g、白芍30g、大*5g。
  
  慢性胃炎、消化不良。
  
  本方实际是大柴胡汤加*参、甘草而成。
  《伤寒论》第条云:“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原方有柴胡、*芩、芍药、半夏、生姜、枳实、大枣共七味。是一个和解少阳兼清阳明里热的双解方剂。是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咕而下利者的主方。方中生姜、半夏和胃以平呕;*芩、芍药抑邪热以止利;枳实用以消痞;枣以生津;然后使轻芳之柴胡策外,沉雄之大*清内,使阳明、少阳之邪而解。所以名大柴胡者,乃由小柴胡加芍药、枳实、大*扩大而称之。
  临床上为了解决发病多,适用面广的问题,仍用小柴胡汤以协调整体,调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并取大柴胡汤中的枳实、芍药和大*三味药,以解诀胃病这个局部的问题。
  枳实芍药散是《金匮》第条中的方剂,是治“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的。芍药和小柴胡中的甘草相配名芍药甘草汤,出《伤寒论》第29条,在该证中是用来治“脚挛急”的。调胃汤使其缓解平骨肌之长,以解除幽门痉挛而止痛止吐。
  白芍——不仅是平肝缓急,解痉止痛的良药,又有养肝血、益脾阴之作用。
  枳实——“有冲墙倒壁之力”,是加劲的,能够增强胃肠的紧张度,以助消化。由于此药较缺临术多以陈皮代之。陈枳皮妥相似,都含有*酮甙,完全可以代起来。如列陈皮,不这可用七爪红代之。
  枳实芍药散,是一对药,合用效果好,若单用一味药就不行。单用芍药,其作用重点在结肠,对结肠的病变可以选择它。芍药配上枳实,作用就移至心下了,可治心下满痛(即胃痛)。
  大*——有推陈致新的作用。据药理研究,本品所含之结合性大*酸类物质,能刺激大肠壁,引起肠管收缩,分泌增加,使大肠的,内容物易于排出,达到泻下通便的作用。通便则陈除,陈除而新生。庙胃汤中大*用量不可过大,以钱半为宜,多用泻甚而宣宾夺主。只有在胃脘潴留多时,才加大其用量。另外,大*内含有蒽醌衍生物和鞣质不被破坏,甚或有收敛的作用。服用大*,可能引起腹痛,不可害怕。
  
  ①胃酸:加蛤粉30g。如不效,再加佐金丸(*连、吴萸5g各)。
  ②嗳气:加代赭石30g。
  ③叹息:是肝气不舒,加瓜蒌30g宽胸。
  ④纳食即泻者合甘姜苓术汤,加*连。
  
  同柴灵芍汤①②。
  
  调胃亦名柴芍汤,
  枳实芍药加大*,
  协调整体小柴胡,
  胃之疾患服之康。
  
  杨××,男,47岁,山西盂县农民。主因呕吐反酸,上腹时痛而就医。患者于五八年始有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时现心口窝烧灼感,体质渐渐消瘦,影响劳动。县医院多次诊为“慢性胃炎”,常服胃舒平、乌贝散等药,不能根除。七三年改服调胃汤,八剂而愈。又李××,女,42岁,太原某菜站服务员。
  自述胃痛十多年,常有反酸,遇热天加重。素食欲不振,常头昏,周身乏力。七七年住院月余,当时由于胃痛彻背,恶心吐酸,疑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经造影未能证实。出院后改看中医,症状如上,并有聚关脉,遂处以调胃汤治疗,八剂痛止,食欲增,继服此方,到二十二剂时,泻出大量粘液,诸证骤消。两月后体重增加九斤。随访求见再痛。
  9、溃疡一号汤(亦名柴灵芍汤)
  
  调胃汤加五灵脂15g 川楝子30g 败酱草30g。
  
  各种类型的消化性溃疡。
  
  本方实为小柴胡汤、枳实芍药散、芍药甘草汤、失笑散、金铃子散和大*甘草汤等六个方剂的合方。其取义是:
  ①小柴胡汤协调整体,调整植物神经失调。
  ②金铃子散消除局部炎症。消化性溃疡是发生在消化道的一种局部炎必改变。用什么药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先用了金铃子散中的川楝子。本方原出《圣惠方》,由元胡(亦名延胡索、玄胡索)和川楝子组成。后经刘河间用出了经验,有疏肝泄热,理气止痛的作用。据陈修园说:此方是用“诸热药而不效宜之”,它的指征是心下热痛,即灼热感,说明此方的选择部位在胃脘部。为什么只取川楝子而不用元胡呢?因为元胡的作用远不如川椒。川椒辛热,温中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腹中冷痛,有局部麻醉和止痛作用,是大建中汤中的主药。元胡辛苦温,有行气止痛的作用,多用于气滞胸腹诸痛,痛经和疝痛等,经药理实验,证明它是中枢的抑制剂。二药比较,用川椒比元胡恰当些,故不用元胡。
  ③枳实芍药散解痉以止痛。胃脘疼痛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共有症状,是平滑肌痉挛所致。对付这个症状有用良附丸的,虽也能止痛,但其性热不可久服,久用则得热充血,不利于炎症的消失及溃疡的愈合。故本方不取良附丸而用了枳实芍药散,以解痉止痛。另外,方中甘草也具有抗酸消炎和解痉作用。芍甘汤更是平肝、解痉、止痛。
  ④五灵脂活血祛瘀,改善局部循环。溃疡多是由于局部血流不畅或小血管堵塞引起的,治疗溃疡一定要把堵塞疏通开。因此,选了宋《经验方》失笑散中的五灵脂,温通血脉,散瘀止痛。据报导,灵脂不但可以解痉止痛,并可增加白细胞,用灵脂治溃疡病还是较理想的。
  ⑤大*推陈致新。《金匮》第条云:“食已即吐者,大*甘草汤主之。”可见取此义而用之还是得当的。
  ⑥败酱草清热解*,活血化瘀。溃疡病不宜过用苦寒,败酱草是一味微寒的清热解*,活血祛瘀的药物,它既可消炎,又不凉人。对于有胃热者或是夏季,加用败酱草效果很好。
  
  治病的疗程,犹如建设的计划,既是努力的目标,又是实践的总结。据临床观察,用本方治疗溃疡病通常都得服药60-70付才能治愈。当然有的人长一些,有的人短一些;服药不认真的长一些,配合得好的短一些;服药期间病反复者长一些,不扫复者短一些。所以,服药宁多几付也不可任减,多则无害,减而效削。治疗跟行*走路一样,若一百里是目的地,走八十里不行,走九十九里也不行,非一百里不算完成任务。一个疗程若是70天,那就要按计划完成。当然计划总是个概数,不一定完全准确,到时还要修订,比如延服几付、十几付都是可能的,但不能因此而不要计划,不设疗程。
  一个疗程治愈后,为了巩固疗效,还要服“复健散”一百天以善其后。
  
  ①绝大多数用药有腹泻。泻是机体推陈的一种现象,陈除而泻自止。通常日泻三四次最多七八次,多是软便,少有稀水者。一般泻一周左右即止,但也有泻至一月,个别有至五十多天者。泻之久者,说明机体陈腐之物愈多,当泻之。陈尽新生,机体必然会有一个突然的转变:即食欲增进,身体长胖。
  ②开始用药,一部分人有腹痛、腹胀、脘满、纳差。痛是大*刺激肠壁所致,胀是用药充胃所致,都是正常现象,不必过虑。
  ③胃痛症状消失缓慢。服药后只有当机体功能有较大转变时,诸证才能逐渐消失。胃痛多在40付左右消闪,随着胃痛的消失,食欲大增,精神显著好转。越在此时,越要告戒病人不可“犯禁”,而要坚持到最后胜利。
  
  ①绝对禁止吃肉类、乳类、糖类、洒类、辛辣和生冷等食物,只宜吃馒头(或烤干)、稀饭和煮烂的蔬菜。
  乳类:可刺激局部发炎,并可发酵致腹胀,若遇凝乳霉则凝结成乳块,甚难消化。
  肉类:肥肉滋腻影响消化。瘦肉又难消化。因瘦肉多含蛋白质,进入胃后要由胃酸来消化,胃酸增加,势必腐蚀溃疡面,不利于溃疡的修复。
  ②不可过度劳累,以防正在愈合中的溃疡面被撕裂。曾有一青年,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服溃疡汤40付左右,胃痛消失,食欲大增,自以为无事了,打了一通篮球,立即又胃痛起来,延长了疗程,自己也悔恨不已。
  ③避免动气,不可房事。
  ④停服其它药物。
  ⑤一疗程完毕后,若进行钡餐造影复查,在服药开始后一百天左右为宜。因溃疡多在服药后四十天左右开始愈合,七十天左右痊愈。如造影过早,恐损伤娇嫩的新的愈合部。
  
  溃疡在天冷、气滞大怒、过劳超重和饮食不宜四情况下最易复发,应加注意。
  
  柴灵芍汤溃疡治,
  小柴胡加五灵脂,
  陈芍大*与川楝,
  夏委败酱再加之。
  
  杨××,男,36岁,解放某电影队长。
  主因胃脘疼痛反酸而就医,经钡餐造影,发现十二肠球部有一*豆粒龛影,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经服中西药均无著效,后处以柴灵芍汤70付,服后自觉症状消失,龛影不见。遂给予复健散以善其后。10、溃疡二号汤
  
  *芪30g、*参30g、丹参30g、郁金15g、五灵脂10g、仙鹤草30g、陈皮15g、神曲15g、川楝子30g、川椒10g、甘草10g
  
  身体虚弱的消化性溃疡出血。
  
  本方是一个由太阴、少阴和少阳药物组成的同一性方剂,它非热非寒,是协调的方子,故临床可以长期服用。绝无“温久化热”或“凉久寒中”的弊病。
  消化性溃疡是发生在消化道的内壁上的缺损,居于里部,属于太阴范畴,故选用太阴药川椒,以解决太阴之寒。并选用了陈皮和神曲,以助消化健胃。
  川椒——是大建中汤的主药,其温性不亚于干姜;干姜有刺激性,不利于创面的愈合,而川椒不但温,而且有保护溃疡面的作用,故依太阴病方之义,以川椒代替干姜而用之。
  陈皮——芳香健胃。
  神曲——内含淀粉酶,可以消食和胃。
  消化性溃疡多有局部小血管阴塞,故治疗中选用了五灵脂、丹参以行血祛瘀。
  五灵脂——活血。该药的选择性是在心下,因此,治疗溃疡病用灵脂较桃仁、红花好。
  丹参——活血化瘀。
  仙鹤草——止血。它含有仙鹤草素、大量鞣质和维生素K等,有收敛止血的作用,且性较平缓,用之较得当。
  *芪、*参——都有补气的作用,凡补多滞;故用玉金行气,“气行则血行”,通过理气而去壅滞。
  阴阳是对立的统一,寒热是阴阳的激化。为了解决溃疡炎症的热痛,选过了少阳药物川楝子以清热消炎。为什么不用*芩等少阳的寒凉之药呢?这就是利用同类药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这种区别来选择药物的。正如各种粮食都能磨成而粉,都能治饥,但只有豆面能够做成豆腐一样。所以,用药也有一个选择问题。川楝子这味药既能止痛又能消炎,选它对付消化性溃疡的炎症是最好的。
  综上所述,方中太阴药之川椒是代表热的,少阳药之川楝子是代表凉的,少阴药之*芪、*参基本是中性的,故整个方子是寒热并用的和解方。
  如果从另一条路子分析,本方也是很严格的,它包含了下列四类药物:
  一类是理气:如*芪、*参补气、郁金、川楝子行气止痛。
  一类是理血:如丹参活血补血,仙鹤草补血止血,灵脂行血止痛。
  一类是理脾:陈皮行气健胃,神曲消食除积。
  一类是生肌止痛:如*芪补气生肌,灵脂活血生肌,川椒、川楝子温中止痛。
  
  溃疡二号芪郁金,
  灵脂仙鹤*丹参,
  川椒川楝陈曲草,
  虚弱出血此方斟。
  11、复健散
  
  *芪60g、*参60g、郁金30g、神曲60g、丹参30g、五灵脂30g、川楝子30g、陈皮60g、鸡内金g、东参30g、甘草30g
  以上共成粉末,分三百包,一日三次,一次一包口服。
  
  消化性溃疡愈合后巩固疗效用。
  
  本方系溃疡二号去仙鹤草加东参、鸡内金而成。东参扶正,助气复健。鸡内金含胃激素,可促进新生,帮助消化。
  
  在《十九畏歌》里有“人参最怕五灵脂”的说法,因此,一些人总不敢把人参和五灵脂共用,而“复健散”二药共用犯不犯禁呢?不犯禁。
  首先,从“相畏”论起。相畏是七惰之一。是药物的互相抑制。这种抑制使一些有*的药物通过配合应用免去有害作用,去其弊病,有相辅相成的一面。另外,也可能通过制,使一些药效降低,有坏的一面。但相畏在配方上并非是禁品。这是一。
  二是,历代配方多有人参、灵脂共用的。清余听鸿的《外证医案汇编》里曾写道:“正虚血凝,灵脂遇人参,其攻瘀之力更速。瘀去正安,恐正气不接,故赖人参以续之。”河北新医大学主编的《中医学》也提到*参与五脂同用治疗胃痛,可以补脾胃止疼痛,而药效无损。”
  可见人参配灵脂,犹如热药和凉药共用一样,是有利而无弊的,不必惧忌。
  
  复健散有芪郁金,
  灵脂东参*丹参,
  川椒川楝陈曲草,
  内金共末复康珍。
  12、调肠汤
  
  调胃汤大*倍量(10g)加小茴香15g、川楝子30g。
  
  慢性肠炎、过敏性结肠炎。
  
  此方实系调胃汤加倍木*用量再合“三核二香汤”组成。三核二香汤主要是对付下腹部怕冷、腹胀、时痛、即腹满寒疝的问题。原方有橘核、荔枝核、川楝子、小茄香和广木香共五味。经临床应用证明一味川楝子可以代替三核,一味小茄香可以代替二香的作用,故仅取方中二味,称为减化三核二香汤。
  关于大*用量为什么要加倍呢?肠道的慢性炎症日久,其分泌之粘液多积聚于肠之皱襞间,其至潴留于迥盲部,覆盖于肠粘膜,影响吸收功能。功能低下,则出现食欲减退,身体消瘦,精神倦怠、腹胀时痛等症状;所以治疗慢性肠炎,推除这些积聚之粘液是很重要的,只有推陈而后才能生新,使局部症状得到改善。局部得到改善,全身症状也随之而变。大*之用并加倍量就是解决积陈这一矛盾的。其机理是增强肠壁的蠕动之协助方中其他药物共同作用,推陈生新。
  
  同柴灵芍汤①②。但有时腹泻较调胃汤、柴灵芍汤为多。大便中常见有粘液,甚至呈粘条状者,是一种推陈致新的好现象。
  临床上也常碰到用药的头几天并不腹泻,而在数天、甚至是十几天后才腹泻的。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病久陈凝,顽固而难化,药物之效力一下子还对付不了它;当药力达到了一定程度之时,正胜于邪,突然出现了腹部疼痛,甚至是很剧烈的疼痛,疼痛之后(或持续疼痛一两小时)便泻,泻中可见白色粘液成条,有的用棍挑之可长达尺许。粘液可一次排尽。当粘液排尽之后,病人全身轻松,精神欣快,腹泻随而渐止,机体日渐强壮,迅速复健。
  
  调肠导源调胃汤,
  再益川楝小茄香,
  大*用量为十克,
  慢性肠炎宜此方。
  
  余××,女,49岁,太原工人家属。
  患者因下腹部疼痛十余日而入院。追朔病史,于六O年有全身乏力,腹部胀满,时痛难眠,常抱枕而卧。经多方治疗,病仍日渐加重,体不负劳,被迫退职,在家养息。七六年七月五日,腹痛突然发作,状如刀绞,医院。因确诊不了而转院。经多种检查,除发现左下腹有一鸡蛋大小之包块、边界不清,角之则痛外,别无异常发现。调治月余,仍无著效。后处以调肠汤试治,服药后微觉痛减而舒适,服至八剂,始有粘液混裹干结大便而下,挑之粘液拔丝,日便三四次。待粘液除尽,则痛止块逝,病愈出院。
  13、利肠汤
  
  白芍30g 芦荟3g 威灵仙10g 甘草10g
  
  习惯性便秘。
  14、利胆汤
  
  调肝汤加五灵脂15g 王不留30g 金钱草g。
  
  慢性胆囊炎。
  15、排石汤
  
  调胃汤(大*倍量)加郁金20g、芒硝10g、金钱草g、海金沙30g、车前子30g、牛膝10g
  
  泌尿系结石。
  16、调肺汤
  
  小柴胡汤加麻麻*10g、杏仁15g、石膏30g、甘草10g、沙参30g、五味子10g、瓜蒌30g、粟壳5g
  
  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大胞、肺心病、慢性气管炎。
  
  本方系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合生脉散加味而成。
  ①小柴胡汤协调整体。
  ②麻杏石甘汤加粟壳排痰定喘止咳。气管炎,均由炎症致气管分泌物增多刺激或阴塞支气管、气管,使之痉挛而咳嗽,甚至还出现喘息。“病久必虚”,咳嗽不除,久之即虚,虚则病又加重,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治肺病,在协调整体的前提下,首先要解决排痰止咳的问题。故选用了《伤寒论》第63条里的麻*杏仁石膏甘草汤,还用了一味杰壳。
  石膏——主要含硫酸钙,其性辛凉。它一方面有抑制体温中枢的亢进而具解热作用,可清肺之实热;一方面石膏经胃酸分解后,变成可浴性的钙盐,经小肠吸收而抑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有镇静、镇痉以及减少血管的通透性,并抑制气管分泌物产生,以减轻或解除气管的刺激,从根本上减少痰量并止咳。
  麻*——舒张毛细气管,缓解气管痉挛而宣肺平喘。
  杏仁——苦能降泄肺气,协助麻*平喘。
  甘草——原方是协助诸药的。但据药理研究,对咳嗽中枢有抑制作用,并且服药时能复盖咽部发炎的粘膜,减少刺激而镇咳。
  粟壳——解痉镇咳。有的病人咳嗽频繁剧烈,不但痛苦,而且消耗体力。对付这种咳嗽,可选用粟壳,其量以5克即恰到好处。这个量既能缓解支气管痉挛而镇咳,又不妨碍排痰。如用量过大,气管极度扩张,虽然咳一时止了,但无力排痰,反而以利作弊,有害于人。
  ③瓜蒌宽胸。肺居胸腔之中,为了增强肺之呼吸功能,选用瓜蒌不但可宽胸,而且有润肺祛痰止咳的作用。
  ④生脉散加强心脏功能。肺和心是两个脏器一个功能,即共同完成人体氧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交换作用。因此,治心要治肺,治肺也要治心。从中医理论认为,气血的运行是保持着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关系。气为阳,属于功能方面,是动力;血为阴,属于有形的物质,是基础。血液能够在脉管中周流不息,有赖于气的推动,即“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另一方面,气又必须依赖于营血作为物质基础,才能发挥其动力的作用,即“血为气母”。总之,气和血即肺和心的关系体现了“阴阳互根”的道理。因此,不把心力调整好,肺的功能也难以维持。所以选用了《内外伤辨惑论》中的生脉散以增强其心脏的功能。并以沙参易麦冬,兼有养阴润肺,生津止咳的作用。如在方中加半个臬煎服,润肺之力更佳。
  小青龙汤加石膏治疗慢性气管炎效果也很好,但一宜长久服用是其缺陷。调肺汤则很平稳,可久服,效果又好。
  
  ①对于有心脏病,尤其是心律紊乱者,不可用麻*,可用苏叶易之。
  ②浸润性肺结核,可去麻*。
  ③五味子用量不可过大。
  
  调肺汤用小柴胡,
  麻杏石甘汤全入,
  沙参五味杰壳蒌
  肺之疾患尽能除。
  
  丁××,男,62岁,太原市居民。
  主因咳嗽气喘,胸憋不能平卧而求治。询患者于六二年始咳嗽,气喘,咳白色粘痰,每冬月加重,曾先后三次住院,均诊为“肺心病”。近心悸短气,微动即重,夜不能平卧,常倚枕而眠,且因诸证日趋;加重而求治中医。遂处以调肺汤60付。服4剂诸症减轻,信心倍增,服至48剂,诸症基本消失,可下床活动,生活自理。时嘱续服一段时间,以善其后。
  17、团鱼丸
  柴胡30g *芩30g 苏子60g *参g 川椒30g 甘草30g 大枣20g 麻*30g 桔梗30g 石膏g 沙参60g 五味子60g 瓜蒌g 东参60g 鸡内金g 神曲60g 冬虫草30g 葶苈子15g 团鱼4斤蒸焙
  以上诸药共研末炼密为丸,每丸重9克,日服三次,每次一丸。
  
  慢性气管炎,或气管炎服煎剂后做后疗。
  18、决渎汤
  
  *芪30g 广郁金15g 银花30g 丝瓜络15g 车前子15g 白茅根15g
  
  一切浮肿。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三焦者,决渎之管,水道出焉。”“决渎”即疏通水道之意。故由此而将此利水之方命名曰决渎汤。
  银花、丝瓜络——是民间验方,二药配伍有明显的利尿作用。据资肥记载,仅知丝瓜络味苦除湿,性寒清热,除湿火之中总部于宣通经络,常配银花藤治湿火伤络之痛。至于银花和丝瓜络配伍有什么药理作用,还不清楚。
  车前子——味甘淡能渗利,性滑利能降泄,故能利水。据药理研究,车前子仅能增加尿量的排泄,同时对尿素、氯化钠和尿酸的排泄也能增加。可见车前子利尿有保钾的作用,是一味理想的利尿药。
  *芪——具有强心作用,可行三焦之气以加强利尿作用。据贾氏报导*芪对家兔实验性肾炎有帮助。(上海中医学院《科研论文汇编》)另据《湖南医药杂志》年第4期报导,*芪、白术对恢复肾功能,消除蛋白有一定作用。
  郁金——行气,与*芪共用可防止*芪的雍滞。
  白茅根——甘寒,能够凉血止血,清热利尿,尤以治热证尿血为佳。其利尿作用可能是与含有多量钾盐有关。本品的特点是甘而不腻,性寒而不伤胃,利水而不伤阴。
  以上六药共用,具有强心利气,通调水道之功。
  
  ①本方可单独应用治疗水肿疾患,也可和其他方剂合用,如配小柴胡汤即是调肾汤。
  ②本方和其他方剂合用时,往往取方中银花、丝瓜络和车前子三味,名曰半决渎汤,以其帮助利尿排*。如半决渎与祛风利湿汤合用,即是消斑解*汤,专治红斑狼疮。如果是配合它方通利小便时,仅取方中车前子一味即可。
  
  决渎汤用芪郁金,
  银车丝络白茅根,
  取其三味半决渎,
  功奏利水肾病斟。
  19、调肾汤
  
  小柴胡汤(去甘草)加*芪30g 白茅根30g 银花30g 丝瓜络15g 车前子30g
   
  急、慢性肾炎,泌尿系感染,肾结核等。
  
  本方系小柴胡汤去甘草合决渎汤而成。
  ①小柴胡汤协调整体。为什么要去甘草呢?据药理研究,甘草含有甘草甜素和甘草次酸(甘草酸分解产物)及其盐类,它们有明显的抗利尿作用。甘草酸又有肾上腺皮质激样作用,故不用甘草,以防抗利尿的不利影响。
  ②决渎汤通条水道。其中*芪具有强心作用,可以加强利尿;银花、丝瓜络、车前子共有利尿作用;白茅根凉血止血,热利尿治血尿。
  
  调肾汤用小柴胡,
  去草加芪茅根入,
  银花丝络车前子,
  肾病此方效显著。
  
  有个别病人服药一时浮肿加重,甚至面肿如瓜,眠留一隙。但肿达高潮迅即衰落,这可能是正邪斗争的一种反应。若正气达到了一定程度而压倒邪气之时,水肿即如落潮一退而去。
  
  王××,女,32岁,小学教员。
  主因尿急、尿频、尿痛和浮肿而入院。患者于72年始发现尿有异常,未加诊治,嗣后则腰背常有酸困,颜面浮肿,全身乏力,经服呋喃旦啶后症状缓解。76年4月因浮肿明显和血尿而门诊,诊为“急性肾盂肾炎尿*症”而住院。检查:NPN%,PSP试验第一小时5%以下。即给予抗感染、利尿等疗法,无显著效果,且时有发热、呕吐。遂更中医治疗,处以调肾汤煎服。数剂后热退,诸症渐见好转,64剂时,诸症消失,观察数日而出院。
  20、理消汤
  
  小柴胡汤(去甘草、大枣)加*芪g 茵陈30g 丹参30g 郁金15g 花粉30g 熟地30g 山药30g 石膏60g 车前子30g 五味子15g 猪胰脏半个(入药煎)。
  
  糖尿病。
  
  本方系小柴胡汤合六味地*汤、白虎汤加减而成。取名理消汤者,理是调理,消是消渴病,即调理消渴病之方也。
  糖尿病属于祖国医学的消渴病。我国记载远比外国早一千多年。远在公元前二世纪,《内经》即有“消渴”、“消瘅”的记载,以后又有详细的论述。
  在论述病因方因方面的,如:
  《素问?奇病论》云:“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在论述症状方面的,如:
  《金匮要略》云:“男子消渴,小便反多,饮一斗,小便亦一斗。”
  《外台秘要》云:“消渴者原其发动,此则肾虚所致,每发即小便至甜”,“虽能食多,小便多,渐消瘦”。
  在论述治疗方面的,有禁酒、面食、房室以及精神紧张等。如:
  《外台秘要》云:“才不逮而强思之,伤也,悲哀憔翠伤也。”
  祖国医学对糖尿病的论述,是符合近代医学理论的。现代医学认为,大脑皮层,皮层下中枢、下视丘、第四脑室底之机能紊 乱或器质性病变,均可引致或加剧糖代谢紊乱。биков认为,高级神经影响糖代谢的途径有二:一是,通过下视丘、脑垂体及其周围腺体而影响糖代谢,这个作用是重要的。二是,通过皮层下植物神经中枢及植物神经作用于各脏器中的糖代谢过程。
  本方即是依据以上原理组成的。
  ①强壮中枢。由于大脑皮层失去对皮层下植物神经中枢的调节而致功能紊乱,所以,首先是重用*芪克,强壮中枢,使衰弱的中枢恢复正常。这个量源于补阳还五汤,是王清任先辈三代使用出来的经验,此则继承借用。
  ②调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用了小柴胡汤。所以去甘草、大枣,是为了减少糖的摄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交感神经亢奋,使肝糖储存障碍,过多的糖入血形成高血糖。用了60克石膏来抑制它,是取白虎汤大渴一症之意,白虎汤原治上消症,可以降血糖。如果是新病,石膏量还可以加大用到克。二是,迷走神经受抑,是抑制的,从而使胰岛素分泌减少,致分解糖的能力减弱。故要扶植它,用花粉生津液以解决口渴。
  ③补肝胰二脏。肝胰二脏功能之所以减弱,是它们本身虚弱的表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故用茵陈清肝之湿热,丹参活肝血,用猪胰补胰健脾(方原出《千金方》),以恢复肝胰功能,促使糖元合成。
  ④补肾。糖尿固然是由于糖元分解障碍所致,但与肾之重吸收和排泄功能也有一定的关系,故选用了钱乙《小儿药证直决》中的六味地*汤以补肾。此方是金匮肾气丸去附子、肉桂而成,原治下消证。本方在借用时,以丹参代丹皮、车前子代茯苓和泽泻,五味子代山萸肉。
  本病重在早治,本方要在恒服。只要认真服药,病还是可被治愈的,至少是症状得到满意的改善。如延误致久形成肾小动脉硬化,则治之晚矣。
  
  理消(小)柴胡除枣甘,
  芪薯茵郁花粉丹,
  熟地膏车五味子,
  猪胰半个把糖减。
  
  张××,男,成年,某医院医生。
  患者罹患糖尿病四年,血糖-mg%,尿+~++++。并有室上性心动过速。先后在北就等地经中西方法治疗,均无满意的效果。对用胰岛素、N1-对甲氨苯磺醯-N2-丁尿(又称D)又能反应,失去治愈信心。素仅服降糖灵维持,每当做手术劳累后,糖尿迅即++++,休息数日后可降至++。
  患者经同道的再三劝治下,接受了理消汤的治疗。服七剂糖减至+-,廿剂糖尿消失。此时以治室上性心动过速为主,治糖尿为辅,加服了调心汤,即服调心汤三剂,服理消汤一剂,二方轮换使用,共服药六十剂,病获基本痊愈。
  21、消斑解*汤
  
  小柴胡汤加苍耳子30g 浮萍30g 苦参30g 银花30g 丝瓜络15g 车前子30g 石膏30g
  
  红斑狼疮。
  22、利目汤
  
  小柴胡汤加知母15g 石膏30g 桃仁30g 桂枝10g 芒硝5g 川*10g 白蒺莉30g 决明子30g 车前子30g。
  
  一切眼内疾病,如青光眼,玻璃体混浊,视纲膜炎,翼状胬肉,白摧障等。
  
  本方系由小柴胡汤、白虎汤、桃仁承气汤加味而成。
  ①眼病多由肝火所致,首先要重用凉药,并占方中主导地位,故选用了白虎汤。
  ②消除炎症,解除病变,很重要的方法是活血化瘀,以改善局部的代谢功能,故选用了桃仁承气汤,或根据情况而加用红花。
  ③加速代谢,还要给代谢物以出路,故选用了车前子利尿。
  ④明目,选用了白蒺莉,决明子。
  ⑤眼病是全身机能失调在局部的表现,且眼病多和精神受刺激,特别是大怒有关。所以治疗眼病协调整体非常重要,有时是着决定性的地位,故选用了小柴胡汤。
  
  ①角膜红赤者,可加公英。
  ②若合并水肿者,可合半决渎。
  ③瘀血严重者,加用红花活血祛瘀。
  
  利目汤用小柴胡,
  桃仁承气合白虎,
  车前蒺莉决明子,
  眼内诸病此主除。(1)疏散利鼻法。主治暴感风寒、鼻塞流涕、涕多清、常打喷嚏,头痛,或嗅觉一时失灵。局部检查见鼻甲肿大,粘膜充血,呈急性鼻炎现象。治宜疏风散寒,方用疏散利鼻汤,药用苏叶、白芷,防风、川芎、桔梗、生姜、葱白。(2)清散畅鼻法。主治感受风热,鼻气不利,粘涕多渐转为*涕,嗅觉有时失灵。查鼻呈急性炎性现象.治宜散风清热,方用清散畅鼻汤,药用薄荷,葛根、豆豉、苍耳子、蔓荆子、甘草、柳芽。(3)辛温燠鼻法。主治患鼻疾稍久,鼻塞难通气,温罨则稍通,多涕,头痛往往有定时,或痛在颊,或痛在额,同时巅顶与太阳穴往往亦痛,嗅觉差,但一旦气通,则可知味。呈现慢性鼻寞炎或慢性鼻炎征像。治宜温里驱寒,方用辛温燠鼻汤,药用辛夷、细辛、檀香、藁本,白芷、川芎、鲜松叶。(4)排脓清窦法。主治化脓性鼻窦炎。脓涕多,通气不好,面颊隐痛,咽后壁往往受脓液刺激,有慢性炎症,同时老痰亦多。嗅觉常失灵,甚至有异味感.治宜清热排脓解*,方用排脓清窦汤,药用桔梗、*芩、天花粉,浙贝母、七叶一枝花、金银花叶,苍耳子、甘草节。(5)清气肃鼻法。主治慢性单纯性鼻炎,或儿童鼻炎.患日已久,时好时差,或夏秋较好,而冬春转差.重时则气塞难通,平时常两侧交替不通,感觉头昏。感风则症状加重。粘涕多。鼻下甲虽大但点药可以收缩,触之濡软。有时亦影响嗅觉.治宜清上为主,方用清气肃鼻汤,药用丝瓜藤,荷蒂、金莲花、龙井茶叶。(6)消肿阔鼻法。主治肥厚性鼻炎,鼻甲增大,粘膜肥厚,点药不能收缩,通气差,嗅觉欠灵,常用口呼吸。治宜消肿清肺,方用消肿阔鼻汤,药用芙蓉叶、丝瓜叶、浙贝母,马勃、路路通.红花、菖蒲,苍耳子。(7)滋润护鼻法.主治萎缩性鼻炎,鼻粘膜萎缩,有干痂,时出秽气,自觉干燥,甚至影响咽部。有主观性鼻塞,或感觉异常,嗅觉减退。治宜滋润护鼻,方用滋润护鼻汤,药用天冬、黑芝麻、南沙参、麦冬、*精、玉竹、生地*、川贝母。(8)御风健鼻法。主治过敏性鼻炎,见风多喷嚏鼻痒,流清水涕,甚至流泪,常一过地影响嗅觉。查见鼻粘膜多呈苍白色。治宜强壮御风,方用御风健鼻汤,药用苍耳子,蝉衣、防风、白蒺藜、肥玉竹、炙甘草、苡仁、百合。(9)解*拔疔法。主治鼻疖、鼻疔,始则局部肿胀疼痛,成熟时可见脓头,鼻外及唇颊往往有(火欣)肿。治宜清肺解*,方用解*拔疔汤,药用鲜菊叶、苍耳草.紫花地丁,七叶一枝花、*芩、金莲花、甘草节。(10)泻白靖鼻法。主治鼻前庭炎,患者常感鼻部刺痒或疼痛不适。查见鼻前庭内皮红肿,常有浅表之糜烂或裂缝,甚至有湿痒样变化,鼻前庭内覆有脓痂,剥落痂皮,常引起出血。治宜泻肺,方用泻白靖鼻汤,药用桑白皮、地骨皮、菊花、金莲花、*芩、马尾*连、甘草。(11)清火止衄法.主治鼻出血辨证属实火者,治宜清火止衄,方用清火止衄汤,药用白茅根、*芩炭、栀子炭.丹皮,赤芍,大小蓟、荷叶炭。(12)育阴断衄法.主治鼻衄,常断续发生,衄后往往头眩耳鸣,目昏心悸,体疲乏力,鼻、咽、口均干燥,甚至有干咳。治宜育阴止衄,方用育阴断衄汤,药用仙鹤草,血余炭、南北沙参、干地*、白芍、当归头、旱莲草.藕节。
  23、清喉汤
  
  葛根30g 薄荷10g 银花15g 连翘15g 桔梗15g 元参15g 郁金10g 芦根15g 甘草10g
  
  急慢性喉炎、白喉初期,猩红热。
  24、攻坚汤
  
  夏枯草30g 王不留30g 牡蛎30g
  
  一切肿瘤,结核,肿物。
  
  夏杜草——辛苦寒,为清肝火,散郁结的要药,配牡蛎等,可软坚散结,治瘰疠结核,近年临床又用其治疗肿瘤等肿物。
  王不留——苦平,取其入血分而功专通利之长,以通经祛瘀消肿散结。
  牡蛎——咸涩微寒,软坚散结。
  25、祛风利湿汤
  浮萍30g 苍耳子30g 苦参30g 土茯苓30g
  
  湿疹、荨麻疹。
  
  浮萍——辛寒。轻浮升散,善开毛窍,有发汗解表,泄热利水之功。借此祛风利湿消疹。
  苍耳子——辛苦温。祛风化湿以止痒。其含*成分为苍耳甙等。中*症状为上腹胀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乏力烦躁等。可以板兰根克煎服,或绿豆甘草汤内服解*。中*现象,应用多年未曾出现,右能由于囫囵不破应用之故。
  苦参——苦寒。祛风化湿,清热利尿,杀虫止痒。对许多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可治皮肤湿疹、搔痒等症。
  土茯苓——甘淡平。能清热利湿解*。据文献记载,服药时不可饮茶。
  26、调经汤
  
  小柴胡汤加白虎汤。
  
  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不调属于血热妄行者。
  
  ①月经不调,多系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故用小柴胡协调之。
  ②此症多有心烦,烦热等症状,此乃少阳之征,用白虎汤治之,而白虎汤又有调整血液分配量的作用。脑癌调神攻坚汤脑胶质肿瘤调神解郁汤小脑肿瘤宁神解郁汤病*性小脑炎解*理脑汤脊髓癌解绥攻坚汤咽喉囊肿利咽攻坚汤喉癌清喉攻坚汤支气管癌理气解郁汤肺癌解郁调肺汤眼底血管瘤清目攻坚汤乳突癌聪耳解郁汤鼻炎癌理鼻解郁汤足骨癌调趾解郁汤黑色素瘤理皮攻坚汤皮肤癌解郁消*汤血管瘤理血攻坚汤淋巴瘤理血散郁汤急性白血病调心白虎汤肾肿瘤调肾攻坚汤肾癌调肾解郁汤膀胱癌决渎解郁汤骨瘤理骨攻坚汤多发性骨髓瘤理血攻坚汤骨癌壮骨解郁汤筋膜癌舒筋解郁汤肉瘤解肌攻坚汤脂肪癌调脂解郁汤脾癌理脾散瘀汤子宫肌瘤调血攻坚汤卵巢肿瘤调血攻坚汤子宫颈癌理血解郁汤子宫体癌理血解郁汤睾丸瘤理睾攻坚汤乳腺瘤通乳攻坚汤乳腺癌理乳解郁汤胃壁瘤调胃攻坚汤胃癌调胃解郁汤肝硬化利肝汤肝癌调肝解郁汤胰腺瘤调胰攻坚汤胰腺癌理胰散郁汤甲状腺瘤理腺攻坚汤食道癌解郁攻坚汤结肠癌调肠解郁汤三部六病脑病方:脊髓之炎病理髓汤三叉神经痛葛芪汤多发性神经炎葛芪汤坐骨神经痛解肌化湿汤脊神经萎缩团鱼丸脊髓瘤调髓攻坚汤脑脊髓膜炎解肌白虎汤重症肌无力补阳调心汤侧束硬化解肌化结汤腰椎结核调滋攻坚汤面神经瘫痪葛根白虎汤尿崩症葛根白虎汤脊髓空洞症理髓汤脊髓压迫症理髓汤瘫痪补阳还五汤脊髓癌解髓攻坚汤椎间盘脱出*芪解肌汤脊髓灰质炎解肌汤传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葛芪解*汤咽喉炎清喉汤慢性扁桃体炎葛根利喉汤声带萎缩团鱼补音汤咽喉囊肿利咽攻坚汤急性喉炎射干麻*汤慢性喉炎清喉利咽汤喉结增生清喉化结汤喉内膜结核利咽滋阴汤急性扁桃体炎葛麻泻心汤失音症葛麻滋阴汤喉癌清喉攻坚汤喉麻痹症醒喉汤慢性咽炎麻*泻心汤白喉清喉汤梅核气解郁调胃汤气管炎消炎理气汤气管壅塞症理气化痰汤气管干燥症调滋益气汤气管内膜肿瘤理气攻坚汤支气管哮喘理气平喘汤支气管扩张宣肺理气汤气管结节理气散结汤支气管内膜结核理气滋阴汤支气管痉挛理气解痉汤支气管栓塞理气化栓汤支气管癌理气解郁汤支气管狭窄症益气宣肺汤慢性支气管炎理气花积汤病*性支气管炎理气解*汤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理气止敏汤肺炎调肺汤感冒葛根麻*汤阻塞性肺气肿调肺排痰汤干性胸膜炎润肺汤纵隔肿瘤调肺攻坚汤大叶性肺炎白虎救肺汤肺哮喘症调肺平喘汤矽肺理肺化结汤肺结核调滋汤脓胸调肺丹皮汤肺化脓症调滋柑橘汤肺不张宣肺汤肺癌解郁调肺汤休克性肺炎滋阴调肺汤自发性气胸滋阴调肺汤渗出性胸膜炎调肺汤非典型性肺炎葛根解*汤百日咳六神丸流行性感冒葛根解*汤肺脑综合征理肺醒脑汤脉络膜炎清目汤玻璃体混浊利目汤视神经萎缩理目补血汤视神经色素瘤理目攻坚汤角膜炎白虎清目堂胬肉攀睛理目清淤汤白内障理目清降汤屈光不正理目汤青光眼理目降压汤虹膜睫状体炎清目汤眼底动脉硬化理目化瘀汤眼底血管瘤清目攻坚汤视网膜脱落理目生脉汤麦粒肿清目汤传染性结膜炎理目解*汤突发性失明调神理目汤急性中耳炎清耳汤耳内耵聍清耳利湿汤听神经萎缩葛芪聪耳汤耳廓粉瘤理耳化坚汤内耳眩晕症调神理耳汤听力衰退症理气聪耳汤耳廓结节聪耳化结汤乳突炎滋阴清耳汤突发性耳鸣调神清耳汤失聪症升脉聪耳汤乳突癌聪耳解郁汤肾虚性耳鸣补肾益聪汤慢性中耳炎清降聪耳汤流行性腮腺炎清咽汤幻听症理听汤鼻炎清鼻汤鼻渊症利鼻汤鼻粘膜萎缩升脉理鼻汤鼻息肉理鼻攻坚汤鼻衄症理鼻止血汤慢性鼻炎理鼻汤鼻甲肥大症清鼻化结汤过敏性鼻炎调鼻利湿汤额窦炎理血清鼻汤萎缩性鼻炎*氏透窍汤鼻咽癌理鼻解郁汤失嗅症理血通鼻汤肥厚性鼻炎理鼻化疳汤梅*性鼻炎清血利窍汤幻嗅症调神理鼻汤甲沟炎败*消炎汤雷诺氏症理心复脉汤指间肌萎缩益气解肌汤手纤维肉瘤活络攻坚汤手痈解肌排*汤手厥寒病活络四逆汤腱鞘囊肿消积化结汤手骨结核症阳和壮骨汤朱砂掌疏肝活络汤类风湿性指节炎解肌汤手骨癌转移健指解郁汤手脱疽症活络健肢汤手掌湿冷症活络健脾汤疥疮解肌利湿汤周期性手麻痹活络理痹汤足甲沟炎健趾解*汤肢端动脉痉挛症理心复脉汤足肌萎缩勇安解肌汤足纤维瘤调趾攻坚汤胼胝脓肿解*化瘀汤足厥寒症四逆调趾汤足腱鞘囊肿调趾化结汤足趾关节结核滋阴理趾汤足背疥疡疗疡解*汤阻塞性脉管炎理血通脉汤足骨癌调趾解郁汤脱骨疽理气益气汤脚气病躁湿理趾汤周期性跛行益气理足汤皮炎除风利湿汤痤疮除风利湿汤疖肿除风利湿汤寻常扁平疣调胃利湿汤白癜风藜肝散黑色素瘤理皮攻坚汤带状疱疹利湿解*汤硬皮病调心四逆汤结节性红斑消斑利湿汤丹*理血利湿汤颌下淋巴结核化结利湿汤红斑狼疮消斑解*汤皮肌炎消斑解*汤神经性皮炎调神利湿汤皮肤癌解郁消*汤三联症解郁消*汤痈解郁消*汤银屑病调肠利湿汤水痘解肌理湿汤药疹和胃利湿汤麻疹解肌汤斑疹伤寒大青龙汤麻风消斑解*汤荨麻疹调神消斑汤心肌炎调心决渎汤湿性心包炎调心利湿汤心肌缺血调心益气汤心室壁瘤调心攻坚汤心动过速调心泻血汤充血性心力衰竭调心泻血汤急性肺心病调心肺汤心动过缓调心汤心律紊乱调心汤心肌肥厚消心汤先心病调心益气汤风心病解肌汤心肌病调滋理心汤干性心包炎调心滋阴汤高心病调心降压汤心绞痛调心通脉汤心肌梗塞调心通络汤缩窄性心包炎调心四逆汤慢性肺心病调心肺汤室间隔瘤调心解郁汤冠心病调心汤低血压性休克调心汤湿性心包炎调心决渎汤克山病附子理心汤病窦综合症清心解*汤细菌性心内膜炎调心解肌汤心血管神经官能症调神宁心汤败血症清血败*汤多发性动脉炎调心攻坚汤动脉硬化消心利血汤血粘稠度增高涤血汤再生障碍性贫血补血调心汤无脉症调心化坚汤维生素缺乏症调心化结汤血管瘤理血攻坚汤1类癌肿瘤理血散瘀汤紫癜解肌汤结节性多动脉炎调心攻结汤血友病滋阴利血汤营养不良性贫血调心益血汤网状内皮细胞增多症理气清血汤白细胞减少状态理心补血汤粒细胞缺乏症理心补血汤缺铁性贫血医*丸血小板减少症理心补血汤淋巴瘤理血散郁汤急性白血病调心白虎汤低血压性休克解肌调心汤溶血性贫血解肌补血汤血清病解肌汤脉管炎理血复脉汤流线型出血热调滋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解肌攻坚汤疟疾柴胡常山汤肢端静脉痉挛症理心复脉汤肾孟肾炎清肾汤多囊肾调肾化瘀汤肾萎缩补肾益气汤肾肿瘤调肾攻坚汤急性肾炎调肾汤肾病综合征温肾汤肾结石调肾排石汤肾结核调肾化结汤慢性肾炎滋肾汤肾动脉缺血性高血压调肾降压汤慢性肾功能衰竭疏肾汤尿*症疏肾汤肾癌调肾解郁汤急性肾功能衰竭调肾益气汤肾下垂益气调肾汤肾静脉血栓形成调肾化瘀汤放射性肾炎调肾益气汤肾脑综合征调神理肾汤膀胱炎利消汤膀胱息肉利水化痰汤膀胱萎缩益气利水丸膀胱肌瘤利水攻坚汤急性尿路感染决渎汤血尿决渎止血汤膀胱结石决渎排石汤膀胱结核滋阴决渎汤化脓性膀胱炎决渎排脓汤癃闭症决渎利水汤膀胱癌决渎解郁汤膀胱脱垂决渎益气汤乳糜尿决渎利湿汤感染性膀胱炎决渎清利汤尿失禁调神决渎汤骨膜炎清骨汤关节腔积液化痰汤骨坏死阳和复骨汤股骨头坏死阳和解肌汤骨瘤理骨攻坚汤多发性骨髓瘤理血攻坚汤急性脊髓炎补肾泻骨汤慢性骨髓炎阳和壮骨汤骨质增生葛桃承气汤骨结核阳和汤大骨节病葛桃利消汤椎间盘突出葛桃利消汤骨质疏松症壮阳壮骨汤骨癌壮骨解郁汤关节脱位壮骨复原汤肋软骨炎葛桃理血汤骨坏疽阳和利湿汤周期性跛行调神解肌汤肩周炎清筋汤腱鞘囊肿理筋化瘀汤肌腱萎缩理血解肌汤肌腱瘤解筋攻坚汤解筋攻坚汤半月板损伤解肌活络汤退行性关节痛润筋汤肌腱硬化症利筋化结汤强直性脊柱炎调心解肌汤关节结核阳和汤痛风调心解肌汤类风湿关节炎解肌汤肌腱劳损舒筋解肌汤筋膜癌舒筋解郁汤韧带滑脱益气舒筋汤痛风解肌消痛汤风湿性关节炎解肌汤纤维组织炎解肌清心汤肌膜炎清肌汤肌间质囊肿解肌化痰汤肌萎缩升脉解肌汤肉瘤解肌攻坚汤肌肉撕裂解肌泻心汤肌肉麻木症益气解肌汤肌肉硬化症解肌化结汤腓肠肌痉挛解肌止痉汤急性肌膜炎解肌散*汤腰肌劳损葛桃承气汤肌纤维肉瘤解肌散郁汤重症肌无力调心补肌汤肌营养不良症调胃养肌汤破伤风解肌平痉汤炭疽解肌平痉汤肌疲劳症调心解肌汤脂膜炎消炎理脂汤脂肪硬化症理血化脂汤脂肪缺失症益气理血汤脂肪瘤消脂攻坚汤肥胖症消脂理肠汤脂肪泻症理消健脾汤皮下结节理脂化结汤结核性脂膜炎消结调滋汤高血脂症调脂利肠汤低血脂症理肠溢脂汤脂肪癌调脂解郁汤干燥症润燥醒脂汤厌油症清肠利脂汤脂溢性皮炎调脂利湿汤恐肥症理脂瘦身汤脾充血症清脾汤脾囊肿涤脾攻坚汤脾萎缩益脾汤脾血管瘤健脾攻坚汤脾功能亢进泻脾汤脾功能减退益脾汤脾硬化疏脾汤紫质病滋阴理血汤班替氏综合征调脾散结汤脾梗塞理脾化瘀汤脾癌理脾散瘀汤脾韧带松弛理脾益血汤黑热病清脾解*汤波状热解肌平痉汤回归热解肌平痉汤脾脑综合征调神理脾汤子宫内膜炎清宫汤子宫颈炎清宫汤阴道炎清宫汤外阴炎清宫汤盆腔炎清宫汤带下症调胃断白汤子宫囊肿涤宫化结汤子宫萎缩调宫益气丸不孕症调心补血汤子宫肌瘤调血攻坚汤卵巢囊肿调血攻坚汤经前期紧张综合症调心汤妊娠高血压调神降压汤异位妊娠桃仁理气汤妊娠腹痛调心汤产后尿潴留调肾汤痛经理血逐瘀汤滞产开骨汤产后腹痛调心逐瘀汤输卵管结核理血滋阴汤产后发热调心滋阴汤先兆子病调神汤子癫病调神汤崩漏调心白虎汤闭经调心丹皮汤月经失调调经汤过期妊娠调心汤孕期下肢抽痉调神心汤子宫颈癌理血解郁汤子宫体癌理血解郁汤绒毛膜上皮癌理血解郁汤葡萄胎理血解郁汤子宫脱垂活血逐瘀汤产后血晕调心补血汤流产及早产调心汤死胎佛手散产后尿失禁调肾汤产后尿频调肾汤阴痒症除风散湿汤产后恶漏不止调心止血汤外阴霉菌感染丹皮利湿汤艾滋病益气调心汤更年期综合征调神心胃汤睾丸炎清睾汤阴囊积液三核利湿汤阳痿升阳汤睾丸瘤理睾攻坚汤阳勃不衰调肠平气汤早泄补肾助阳汤前列腺肥大调肠化结汤附睾结核调滋益气汤射血症调心理气汤前列腺炎调心肠汤不育症调心理育汤副睾胎瘤理血解郁汤阴囊疝气调肠益气汤精子成活低下化育汤梅*三仙丹性机能不全调神心肠汤乳腺炎清火理乳汤乳腺囊肿消结化瘀汤乳汁减少益气强乳汤乳腺瘤通乳攻坚汤乳痈理乳解*汤乳汁自出益阳通乳汤乳腺结节通乳散结汤乳腺结核调滋化结汤乳腺增生通乳化消汤回乳麦芽汤乳汁减少活血通乳汤乳腺癌理乳解郁汤乳腺脱垂症理乳升肺汤乳腺瘘道理乳化湿汤乳头皲裂清血解*汤乳腺胀痛活血调乳汤胃炎调胃汤胃壅塞症调胃涤痰汤萎缩性胃炎养阴清胃汤胃壁瘤调胃攻坚汤易饥症泻热承气汤胃痉挛泻热承气汤厌食症消导开胃汤胃结石调胃化石汤浅表性胃炎滋阴养胃汤胃溃疡调胃疗疡汤幽门痉挛调胃止痉汤胃癌调胃解郁汤胃下垂调胃逐瘀汤胃粘膜脱垂症调胃逐瘀汤急性胃扩张调胃逐瘀汤消化不良健胃消食汤细菌性胃炎健胃清火汤胃神经官能症调神平胃汤肝炎调肝汤多囊肝调肝化痰汤肝萎缩益肝汤肝囊肿调肝攻坚汤急性*疸性肝炎清肝汤肝坏死疏肝汤脂肪肝调肝化结汤肝结核滋阴养肝汤肝脓肿泻肝汤肝硬化利肝汤肝癌调肝解郁汤肝昏迷醒肝汤迁延性肝炎理肝汤传染性肝炎调肝解*汤肝脑综合征平肝汤胆囊炎清胆汤胆汁潴留涤胆汤胆囊萎缩益胆汤胆囊息肉理胆攻坚汤急性胆囊炎泻肝汤胆汁反流性胃炎泻胆和胃汤胆结石症排石汤胆道蛔虫症利胆杀虫汤胆脓疡润胆汤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调肝丹皮汤胆绞痛调肝丹皮汤阻塞性*疸疏胆汤壶腹癌利胆散郁汤胆囊脱垂症益胆升阳汤奔豚症疏肝利胆汤细菌性胆囊炎清胆解*汤胆怯症和胆益气汤胰腺炎清胰汤胰腺囊肿理胰化结汤原发性糖尿病益消汤胰腺瘤调胰攻坚汤急性胰腺炎泻胰汤低血糖症调胰益气汤胰腺结节消结化气汤胰腺结核滋阴补胰汤继发性糖尿病理消汤胰腺梗塞理血益气汤胰腺癌理胰散郁汤糖尿病酮中*益气解*汤腺酶缺乏症理结消郁汤消渴症清消汤胰腺功能紊乱理胰汤甲状腺炎清降汤水潴留性肥胖症利湿益气汤垂体前叶机能减退症调神益气汤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调神益气汤甲状腺瘤调胰攻坚汤性早熟调神汤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症调神益肾汤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调神化结汤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团鱼丸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调心益气汤肢端肥大症理脑攻坚汤男子乳房发育症和中攻坚汤甲状腺结核滋阴利腺汤雌激素增多综合征调神理血汤肾上腺性征异常征疏腺调心汤性幼稚病团鱼丸嗜铬细胞瘤调肾攻坚汤甲状腺癌调神解郁汤侏儒症团鱼丸单纯甲状腺肿调神攻坚汤甲状腺肥大调腺散结汤经前期紧张综合症调神理血汤口疮清口消热汤唇内囊肿理唇化痰汤唇肌萎缩益肌健脾汤口唇肌瘤理唇攻坚汤鼻唇沟疖肿解*泻火汤垂涎症救逆理唇汤唇下结节理唇化结汤口唇皲裂滋阴理唇汤口唇肿疡理唇平亢汤口噤不开活络祛风汤口唇癌肿理唇解郁汤口唇脱垂症益气理唇汤口角炎理唇化湿汤口腔溃疡解*疗疡汤口唇抽搐症理唇调中汤牙龈炎理齿消炎汤牙垢症理齿化痰汤牙龈萎缩强肌理齿汤牙龈瘤理齿攻坚汤牙髓炎清热固齿汤咀嚼无力症益气散寒汤牙龈结石理齿化结汤牙槽结核滋阴固齿汤牙关紧闭平亢理齿汤牙齿麻木症活络健齿汤牙髓癌理齿解郁汤牙齿松动症益肾固齿汤龋齿固齿健脾汤口臭症清胃理齿汤牙齿过敏症除风调齿汤舌炎银翘泻心汤胖舌症化痰汤舌体萎缩症补心润舌汤舌下囊肿利舌攻坚汤舌面溃疡调胃利舌汤舌强不语清心汤舌体瘀斑理心逐瘀汤舌体无力症润舌扶阴汤三联症调肠利湿汤失味症醒舌汤舌癌清心解郁汤舌苔剥脱症养胃升脉汤舌僵症消积化疳汤猩红热清舌解*汤舌体震颤清心安神汤食道炎旋复消火汤食道囊肿半夏化痰汤食道憩室*氏益气汤食道息肉消结攻坚汤食道脓肿消肿解*汤食道痉挛白芍平痉汤食道狭窄解痉散结汤食道结核滋阴化结汤神经性呕吐调神止吐汤贲门痉挛调胃解痉汤食道癌解郁攻坚汤食道裂孔疝升阳益气汤厌食症消食理胃汤食道反流症消导承气汤梅核气枳实芍药汤小肠炎清肠汤十二指肠壅滞症清滞汤原发性吸收不良综合征益消汤小肠息肉调肠攻坚汤急性肠炎利肠汤肠痉挛解痉汤肠套叠散瘀汤结核性腹膜炎润肠汤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汤肠梗阻通肠汤小肠癌解郁清肠汤小肠憩室益气利肠汤疳积症消积汤金葡菌肠炎理肠汤小肠功能紊乱理肠汤结肠炎消炎利肠汤阿米巴痢疾白头翁汤结肠蠕动过缓益肠汤结肠息肉调肠攻坚汤急性阑尾炎消炎理肠汤习惯性腹泻止泻利湿汤肠粘连理肠化瘀汤肠结核润肠滋阴汤结肠溃疡疗疡清肠汤结肠梗阻润肠祛瘀汤结肠癌调肠解郁汤结肠憩室调肠益气汤肠曲积气调肠理气汤伤寒清肠解*汤结肠功能紊乱理肠汤肛裂泻热理肛汤肛门囊肿清肛化痰汤肛门括约肌松弛益气理肛汤直肠肌瘤理肠攻坚汤肛门脓肿清肛排脓汤肛瘘活络清肛汤肛门结节清肛化结汤肛门结核滋阴理肠汤痔疮通脉理血汤血栓性肛窦炎活络理血汤直肠癌理肠解郁汤脱肛提肛益气汤慢性结肠炎清肠健脾汤细菌性痢疾清肠止利汤过敏性结肠炎调肠止敏汤脱发症理血逐瘀汤齿脱落症固齿汤甲皱症调肝平皱汤唇裂症调胃承气汤色为气质余桃仁益气汤*虫咬伤解肌汤狂犬病消斑解*汤钩虫病扫虫汤条虫病调肝槟榔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部六病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