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门诊常常有小孩咽痛就诊。年长的儿童会表达咽部灼热疼痛,惧怕吞咽,不愿意喝温热的水,甚至张口和吞咽都困难。婴幼儿不会表达,很可能就是发热、哭闹、流口水、不愿意进食等。孩子出现咽痛的症状,很多家长第一反应就是孩子感冒了、上火了,这时候不少家长都都会立刻给孩子使用治疗感冒药物或是清火的凉茶。
然而,孩子同样是咽痛,病因未必一样
病情轻重不一样,家长需要区别对待
孩子咽痛的原因很多,一定要分清导致宝宝咽痛的原因,对症下药。如果盲目的“经验”治疗,很有可能耽误病情,甚至是加重病情。
孩子咽痛怎么办,儿科医生告诉你。
小儿出现咽痛的症状,须要注意观察小儿咽痛的程度,是否影响到正常的进食、吞咽的情况,还需要注意测量小儿的体温,是否有发热的症状。同时,要注意观察小儿是否有呼吸困难的情况。如果小儿的咽痛症状比较重,医院就诊检查,明确炎症发生的部位及其程度,给予相应的治疗处理,避免造成炎症症状进一步加重。
咽是呼吸道与消化道的共同通道,咽部检查不简单,要注意咽粘膜有无充血、肿胀、溃疡、假膜、脓苔等。同时检查两侧扁桃体,注意其大小形态、隐窝口有无分泌物、异物或新生物等。同时还应注意牙、舌、软腭、硬腭等有无异常。
小儿咽痛可由多种因素引起,一般分为非感染性、感染性两大类:
01
非感染性
常见的物理性损伤,例如鱼骨等尖锐食物造成的划伤、刺伤,咽痛伴异物感。孩子偏食,微量元素、维生素等摄取不均衡,反复口腔溃疡、口咽痛等。
02
感染性
小儿出现急性咽痛绝大多数属于感染性,病*感染最常见。专业的角度而言,不同病原体导致不同的疾病,临床诊断也是各不相同。
列举几个小儿伴有咽痛的常见病:
诊断名称
常见病原体
主要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
柯萨奇A组病*、埃可病*、EV-A71等
手足臀口处皮疹为主要特点,多伴有发热、咽痛。重型出现嗜睡、呕吐、头痛、肢体抖动等神经系统异常表现。
疱疹性咽峡炎
主要为柯萨奇A组病*,部分为埃可病*、EV-A71等
高热、咽痛、厌食、流口水
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
发热、咽痛、咳嗽、乏力等
咽结合膜热
腺病*
发热、咽痛、结膜炎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病*
发热、咽痛、咽峡炎、颈部淋巴结肿大
猩红热
链球菌
咽痛、发热、皮疹
吃瓜的群众是不是看到都头痛?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医生去做!小儿咽痛很常见,家长不用过于惊慌,找准原因才能给宝宝最好的保护!
当前正是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解答一下家长经常困惑的问题。
一、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病吗?
两者不是同一种病,但都是由肠道病*所引起的疾病,具有一定相关性,而且二者病*间有许多重叠,导致症状与传播非常相似。
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童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的疾病,疱疹只出现在嘴巴里面,最常见的位置是腭舌弓、软腭、扁桃体和悬雍垂。咽痛明显,可使孩子流口水、拒食。发热迅速,突然高热,可出现惊厥。
手足口病皮疹分布在口唇、手和脚,包括肛门周围,也会长有透明小水泡,关节部位还可见皮疹。出疹后发热,多是中低烧,咽痛症状不明显。
二、手足口病的皮疹越多病情越重吗?
皮疹出在哪些部位,和病*的*力、复制多少,以及自身免疫系统对病*的反应有关。皮疹的多少和症状的轻重没有关系。有些重症手足口病,反而没有几个皮疹。
三、如何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
01
持续高热
体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02
神经系统表现
出现精神萎靡、头痛、眼球震颤或上翻、呕吐、易惊、肢体抖动、吸吮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
01
呼吸异常
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30~40次/分;
04
循环功能障碍
心率增快(>次/分)、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凉、皮肤发花、血压升高等。
四、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
因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都是通过粪-口-呼吸道传染,且都是因肠道病*感染而引起的传染病,所以预防方法也相似。
成人是手足口病病*的隐性感染者,通常成人被病*感染后,由于自身抵抗力较强或曾被感染过,因此不会发病或者只出现类似感冒、口腔溃疡等较轻的症状。但成人在和宝宝的密切接触中却可能把病*传染给宝宝,因此成人在接触宝宝前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洗干净手之后再去抱宝宝。家长们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