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扁桃体肿大困扰着无数的患者,尤其是小儿患者,身体稚嫩稚阳,反复发作,西医根据条件就是切掉,逆治后导致疾病变证百出(整个上呼吸道的感染其思路基本一样)。以下内容经本人临床,结合中医经典、名家传承,总结如下:
一
腺样体
腺样体肿大常见表现:鼻子塞或不通、睡觉打呼噜、嗅觉不灵敏、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感冒,它就是上焦肺的问题。特别是小孩子睡觉出现上述现象,长此以往会出现腺样体脸,因为在发育阶段,睡中长期用嘴呼吸,脸部就会长变形。
腺样体肿大,睡觉容易打呼噜,张嘴呼吸
在中医角度来看,造成腺样体肥大的病理因素有气、火、痰、湿、水、瘀等不同因素;其发病来源有外感和内伤之别;其疾病性质有虚实之异;肺脾肝肾等脏腑都可能涉及到。可谓:疾病虽小,包罗万象;病在局部,治从全身,这就是中医整体思维的特点。现实生活中腺样体肥大的发病原因可概括如下:
腺样体肥大常在外感后诱发,或外感治疗不当引起的后遗症;有些是属于内伤杂症;或是外感迁延日久,正气虚损;或者饮食不节,痰湿内生;或是情志不畅,肝郁气滞;或是先天肾气不足等等,需要从不同脏腑分别考虑,从内部调理脏腑功能才能痊愈。
根据《灵枢经?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於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治疗阳明表证,只要前额痛,不管是鼻炎还是其他毛病,都可以考虑葛根芩连汤。腺样体肥大病机大都是寒、湿、痰、热、瘀兼夹。以上两方合用效果应该不错。
《金匮要略》:“湿家病身疼发热,面*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此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杏仁薏苡甘草汤。”
寒温并用上干祖望先生治疗鼻炎的经验是:龙胆泻肝汤合上苍耳子散,他解释为前者求其效,后者图治其本。同样也可以用葛根芩连汤合苍耳子散,也是寒热并用,这样宣透的力量明显加强。
高格非医生在群里讲到:“某医生治疗腺样体肥大病人基本方:红花、甘草、石见穿、刺猬皮、苍耳子、*参、生地、当归、*芪、三菱、莪术、苍术。”这个方子攻补兼施,临床上取石见穿(紫参)和刺猬皮(10岁以上10克,5岁5克)这两味药的通透性,刘炳凡老先生也认为石见穿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消肿止痛、化痰散结作用,该药切合腺样体肿大的病机。刺猬皮是气分药,虽有活血作用但理气更强,合上穿山甲(3克)就走气分跟血分,不错的组合。(小儿用此方厉害了些)
睡觉时打呼噜,后睡成腺样体脸,就是我们说的越长越丑(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以上的从经典到临床治疗的思路,下面我们概括一下:
(一)外感邪气型
1.外感风寒未及时解表,一些患者通打点滴把感冒症状消除了。造成表证入里,正虚邪进,水湿滞留,迁延凝结,乃成痼疾。有的腺样体肥大很久了,还带有表证未解的脉症,仍然需要解表、散寒、祛湿。
常用方剂为:葛根汤、小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越婢加术汤等。
2.阳虚寒盛的,这种体质的还是具有代表性,主要表现为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完谷不化,精神不振,舌淡而胖,或有齿痕,脉沉细无力。
常用方剂:麻*附子细辛汤、葛根加苓术附汤等温阳解表;如食欲不振,恶心呃逆,大便稀溏,嗳腐吞酸,应温中健脾,可用小建中汤加减;如果兼见小便频数或癃闭不通,应温肾壮阳,可用干姜附子汤或肾气丸。
3.外感风热、湿热迁延未解的怎么办?此种情况是上焦风热郁结,湿热蕴阻,需要清热宣肺,祛湿开窍。
常用方剂:如升降散、银翘散、上焦宣痹汤等方剂,可以清宣发之。上呼吸道各种问题从肺论治是总纲。
(二)痰湿凝结型
腺样体肥大最直观的考虑是痰湿凝结,特别是孩子容易饮食不节,造成饮食积滞,痰湿内生,湿气蕴热,造成腺样体肥大。有了上面的总纲,我们在看看这小孩子是不是特别能吃啊,什么都吃,有的家长没有给予节制。特别到了晚上大鱼大肉的,更有甚者睡前一杯牛奶,这牛奶是属寒性的。偶尔的还吃点烧烤,吃点煎炸,什么基什么劳的都是油炸的,吃完来一杯可乐吧。好家伙,这种情况就得分两种来辩证了:
1.如果脾胃正气不虚,则可以直接采用化痰、散结、祛湿、清热的方法。如果湿热黏腻,还要根据湿和热的相对关系,斟酌祛湿和清热的比重。
常用方剂:二陈汤、温胆汤、保和丸、三仁汤等皆堪奏效。
2.脾胃气虚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中焦气机枢纽不运,就会造成湿凝痰结,闭阻气道。这种情况必有气虚脉证,其关键是气虚为本、痰凝为标,如果不健脾益气,单纯化痰散结效果是不好的。
常用方剂:李东垣的名方如补中益气汤、益气聪明汤等皆可考虑,根据情况酌加祛痰利湿之品。
附:脾气虚的症状主要是气短乏力、头晕、大便溏泻,容易出血,血色淡,甚至面色脏白;
脾阳虚主要表现在: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腻就会腹痛腹泻,大便稀;胃气虚主要表现在胃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胀满;胃气虚主要表现在胃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胀满。
胃阴虚主要表现在虚火上炎,口干、容易饥饿,胃酸、隐痛不适,口舌生疮等(与胃火还有别)。
常用方剂:脾胃气虚者可服用成药参苓白术散和香砂养胃丸,对于脾阳虚可用成药附子理中丸。
(三)肝郁气滞型
肝的疏泄功能异常,疏泄不及而致气机瘀滞所表现的情志抑郁,胸胁或少腹胀满窜痛,情志抑郁或易怒、善太息,或见咽部异物感,或颈部瘿瘤,或胁下肿块;妇女可见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舌苔薄白,脉弦的证候。
肝经经络通过鼻咽深部(颃颡),因此肝郁气滞可以引起水滞肝经,升而不降,也会造成腺样体肥大。
常用方剂:这种情况必须疏肝解郁,才能消肿散结,如四逆散、柴胡疏肝散、大柴胡汤、柴胡桂枝汤等。
(四)肾气不足型
此型表现为:头发稀疏、焦*、提前变白;口臭,牙齿松动、稀疏暗*,齿龈渗血;两眼无神,眼下青瘀,眼圈发黑;喜欢独处暗室,不喜欢交际,性格内向懦弱、多疑、易受惊吓;面色苍白晦暗,没有光泽,青春痘多,尤其是下颏部。
肾主水,肾经也经过咽喉部位,如果肾气不足,则水泛高原,必须补肾才能利水,水去方可肿消。这类孩子一般伴有发育迟缓、遗尿、入睡困难等症状,为先天体质稍有不足。
常用方剂:肾气丸之类。
(五)血瘀型
血淤证可见于很多种疾病。一般而论,凡离开经脉之血不能及时消散和瘀滞于某一处,或血流不畅,运行受阻,郁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呈凝滞状态,都叫血瘀。
病久成痼疾,往往有血瘀在内,如不给予活血化瘀往往不能奏效,这时可以采用方剂:通窍活血汤、会厌逐瘀汤等。
如果凝结日久,坚固难化,必须佐以软坚散结之品,常用方剂为:消瘰丸等。
二
扁桃体
小儿扁桃体肿大常多发,有的红肿、有的肿但不红,有的孩子平时无不适,但就是肿大。这样体质的孩子容易感冒,抵抗力很低,一遇感冒、天气变化就急性发作后变成急性扁桃体炎。针对扁桃体反复发作的孩子,医生一般建议摘除。临床观察,扁桃体摘除后,等于撤除了御邪防线,病邪长驱直入,初则不觉,迨至肺部感染,机体方有反应,无异于开门揖盗。
“咽胆相应”提示某些咽喉肿痛、溃烂的病证可从胆论治,另一方面扁桃体参与肝胆疏泄功能、津液代谢乃至情志活动。
肝胆的疏泄功能扁桃体参与其中,一旦摘除,这一调节机制势必受到影响,气机易于郁滞,气郁不舒令人情志不畅,且使津液代谢失常,酿生痰涎,此类病证痰多,即是此故。
扁桃体炎属于“喉痹”的范畴,《素问·阴阳别论》:“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一阴指心,一阳乃指胆与三焦而言。若君相二火循经上炎,结于咽喉,则作肿痹(足少阳胆经其支脉从目锐眦下循至颊车,走颈经咽喉至缺盆,胆与咽喉以经脉相连属)。咽喉乃肺胃之门户,与之关系至巨,《内经》揭示了病理更深层次的原因
结合此理论,我们发现父母平常爱孩子们的方式是错误的,甚至是加重孩子们的病情,如:
一日三餐都要给小孩子吃大鱼大肉,饭后瓜果伺候(瓜果分寒凉),特别是晚餐时更是变本加厉,要把这一天肚子的亏空给弥补上。那么就会内生痰饮、痰热。小儿的体质本身就火旺,那么火就会动痰,痰热就会焦灼壅塞在咽喉之间,长期这样它就痹阻在喉部。再加上小孩子平时好甜食,过食烧烤油炸(肯德基,麦当劳)、膏粱厚味这种甜食,肺胃就易有积热上冲咽喉。小孩稚阴稚阳,很容易外感。这样就里有邪气,外有邪气,内外合邪了。
可见,小儿扁桃体肿大,病因兼夹的比较多:气滞、痰阻,湿、瘀等,这样长期的损害导致了扁桃体增生的一个反应。扁桃体肿大只是症状,病因不是在扁桃体。
治疗思路如下:
清代沈青芝《喉科集腋》说:“咽喉证无论寒热总宜宣肺,不宣肺则热不退、寒必敛。”所以,合上焦宣痹汤宣发小儿肺气,宣肺而气化才能湿祛热散痰消,也能散寒。
散寒之后可用半夏厚朴汤直接针对痰饮,针对扁桃体肿大。如果是长期病变(成年人),有瘀阻在里,所以可以合上《瘟疫论》的三甲散或是加上三甲散的药物。三甲散是针对表邪留而不去,因与血脉合而为一,结为痼疾的。也就是说这个表证长期不解,淤而化热,变成淤阻瘀血(气滞导致血瘀痰阻)。
三甲散既入气分又入血分,干祖望老先生喜欢用叫加减三甲散,用了十个药物(三棱、莪术、穿山甲、鳖甲、蝉蜕、昆布、海藻、桃仁、红花、落得打)。他认为这个攻结散瘀,一般用于治疗喉部的声带增生(特别嗓子用的多的)。他认为三甲散原方,行气力量不够还加了三棱、莪术。
小孩子最好还是不要用破气的药,临床上我不主张三棱、莪术,但会合上焦宣痹汤,因为气机宣通,痰湿就会有出路,让邪气有出路,不一定要用破气的药去破,而是利用宣肺的方法。
如果采用上述方法扁桃体仍然是又红又肿(痛而红肿就为阳,痛而不肿为阴)。那就要升级,可以合上仙方活命饮,此方很大,可以在其方上加减药物:金银花、皂角刺、白芷、浙贝之类的。
从广义上讲扁桃体肿大是一个痈疽,是其长期气血郁滞,痰热交阻而成。在《金匮要略》里:“阳*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吐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另有:“阴*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蜀椒主之。”
这说明升麻鳖甲汤针对咽喉是有效的,所以我在这个方子就选升麻跟鳖甲,因为升麻按照药理学有升阴分淤热、解*的作用。
慢性扁桃体炎要比急性的难治,效果不是很理想的时候可以把三甲散和仙方活命饮的药物进去。临床上,我碰到了很多家长不治这个肿大,因为小孩子不能坚持。有的听西医的给切除了,但是这样会出现很多问题,人的第一道免疫防线就这样没有了。
有一种孩子重在预防,就是非常容易外感诱发急性扁桃体炎而高烧。可以用“银翘马勃散”打成散剂在家里预防,如果孩子扁桃体红肿,吃个两三天不红了(每天早上服3-5克),是暂时去掉湿热不会发烧了。从根本上来讲“正气存内,邪不干正。”还是运动和饮食的搭配合理,寒生体质的多艾灸大椎、身柱、关元、命门、足三里这些穴位。
总结:
1.慢性扁桃体炎不红但肿痛,是阴邪,用上焦宣痹汤合半夏厚朴汤,红而肿痛则用银翘马勃散合半夏厚朴汤。如果效果不理想,尤其是成人,则合上三甲汤、仙方活命饮、升麻鳖甲汤,也不是全合,全合上这个方太大了,需要加减一些药物。本人认为此合方用于成人和反复发作的孩子为妙。
2.小孩子偏少阳体质偏多,偶发可用小柴胡汤合升降散。(如果是大人可加玄参、*岑,软坚散结:昆布、海藻、生牡蛎等,这几味药)。也可以根据发热小柴胡加石膏,不发热升降散加马鞭草,败酱草,后续用四君子汤加味。此搭配比较适合小儿。
2、如果舌苔腻,湿热偏重的,甘露消*丹合升降散。此类成人较多,小儿少。
3、体质偏阴虚,舌质红又有阴虚的症状,养阴清肺汤。可用于急性期,也可以是上述2、3种情况善后的方子。
4、偏虚寒包火,外感风寒体内又有郁热,范文虎家方:大*附子汤加玄明粉、半夏、甘草或者麻杏石甘汤。。临证时如果完全没有热象用半夏散加干姜。此类成人和小儿皆可用。
5.小儿寒湿体质可用麻辛附加玉屏风散合通肠胃药。
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一定要大便通畅,而且还要观察颜色。有的小儿大便颜色,如果是黑的、酱色的,还要让其继续通便,直到颜色为*色为主,这个病才算好。
以上这两个病,一定要宣肺气,因为肺主治节,肺主一身之气,宣畅了肺气,才会气行、湿化、热散、痰消,它也能散寒。
三
更加绿色方案
以上两症状,亦可采用针灸、艾灸、拔罐方式治疗,或者结合方剂,效果合N为一,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一些孩子入药即吐或对某些药物过敏,则应选择他法为宜。
(一)针灸穴位
患儿发病年龄偏小者慎用,因乱动会造成伤害,在针具的选用上,根据患儿年龄选用五分至一寸的短针,直径20-25mm者为佳。
可取:上星,印堂,迎香为主穴,曲池,合谷为配穴,脾胃不好者加:足三里,行间,湿气重者加:阴陵泉,丰隆,太白。以上选择适用,每次选用3—4穴,一般每次不超过5个穴位;针刺手法易轻易快,留针时间易短,每次几分钟足矣!
(二)艾灸穴位
此类患儿多同时伴有食少,纳差,腹胀,大便溏或便秘症状,或反复感冒,流涕等症状。考其根源实与脾胃功能最为密切,为此调其脾胃运化,增强其自身的抵抗力是为本。
选主穴:中脘,迎香穴、鼻通穴,印堂穴
配穴:身柱、太溪,足三里,关元,命门等。
(三)拔罐法
针灸完毕,使患儿俯卧,取其背部的风门穴、肺俞穴、脾俞穴、胃俞穴、肝俞穴,胆俞穴,大肠俞穴,以闪罐法每穴3次,再定罐5—8分钟。
家里有真空拔罐器的,可以不针灸直接采用此法,配合艾灸效果也是很好的。
(四)耳穴法
以王不留行籽贴压双侧耳部,内鼻,外鼻,咽,肺,脾、胃,肝,肾等穴,每贴保留2—3天,每天揉捏数次。
此法简单易行,休养生息两不耽误,可以配合以上方法一起使用。
(五)熏鼻法
以中药荆芥,薄荷,紫苏,白芷,苍耳子,辛荑花,鱼腥草,苍术,石菖蒲等中药为主,具体配伍还可以加减。加水煮沸5分钟,以药水蒸汽熏鼻,每日1-2次。
此法在泡脚的时候使用效果很好,脚暖全身暖,身体内血液循环加快,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六)刺络法
辩证取用少商、商阳、中冲、耳尖、大敦、隐白、历兑穴行刺络放血法,每次2—3穴,交替使用。出血量几滴即可。可以结合辩证选穴,效果会更加理想。以上几穴仅供参考。
附:从扁桃体看中医整体理论:
病邪侵犯人体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直接切除是根治了,又会以其它的形态表现出来。咽喉是呼吸之门,饮食之道。气机的出入,表里的传变与之相关。根据笔者多年的临床观察,扁桃体摘除后,等于撤除了外邪由表入里的防线,病邪长驱直入,初则不觉,迨至肺部感染,机体方有反应,这无异于开门揖盗。这就丧失了及早治疗的良机,延误了病程。有的患者咯吐的痰涎呈绿色,且其量甚多,其质甚稠,连绵不断,其状颇类“劳风”。假如以色泽区别痰涎在体内逗留的时间,则绿色最长,*色次之,白色又次之。痰涎无非津液之所化,痰涎量多必至津伤气耗。此类症状提示正气虚衰,感染持续存在。不仅如此,患者的吐纳功能受到影响,表现为排痰不爽,儿童尤为明显。痰滞膈上,阻塞气道,以致胸中窒闷,气急声嘶,状类哮喘,或引发哮喘等。这些呼吸系统的病证尚易于察觉,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