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人体哪些器官是“没有用”的吗?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些器官。
话题一江湖上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阑尾是最没用的器官,于是不少阑尾炎发作的患者,第一想法就是赶快切掉,甚至有不少人提前把阑尾切掉来预防可能出现的炎症,可也有不少人反驳,既然是身体的器官,怎么能够随便切呢?有可能带来你不了解的作用。那么,在我们已经习以为常阑尾炎做手术切除时,阑尾炎能不切吗?
阑尾,起自盲肠根部,另一端不与人体任何组织和器官相连,游离于右下腹腔内,形似蚯蚓。阑尾的黏膜和黏膜下层分布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当这些淋巴细胞增生明显时,就会导致阑尾管腔堵塞。
由于阑尾的特殊生理构造,管腔只有起始端与其他组织相通,当管腔被堵塞后堵塞物无法进行排解,自然就很容易发生炎性反应。另外,粪石、异物或食物残渣堵塞等,也易使狭窄的管腔发生炎性反应。若阑尾病变进一步加剧,则会形成化脓、坏疽或穿孔性阑尾炎及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这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不管是急性还是慢性阑尾炎都首选手术。
其实,阑尾并非没有作用,阑尾是人体的免疫器官也是人体内的“天然菌库”,除保留了它的免疫功能之外,还保护了其调节机体菌群平衡的功能,如果有更好的方法,估计没人愿意手术。
话题二在讲这个话题之前,首先对扁桃体有个大概了解,扁桃体长在人的咽喉(是人体连接口腔,鼻腔与食道和喉咙的管道)靠后部位的生理组织,该生理组织称为淋巴组织。它们是为淋巴液过滤细菌以及其它微生物。
婴儿体内的淋巴组织较小,但在三岁到五岁之间会慢慢发育完全,到青春期时淋巴组织会萎缩,消失。扁桃体肿大是一种扁桃体不正常的病症。扁桃体肿大症状,有时淋巴组织会出现增大的情况(因为慢性炎症或过敏反应),然后就出现了扁桃体肿大。
扁桃体肿大后,会堵住呼吸道,引起鼻窦炎,中耳炎,或引发顽固性咳嗽。患扁桃体肿大的人多只能靠嘴进行呼吸。严重的,因某些致病菌会有全身性的影响,就可能有较复杂的病程或不好的后遗症,如关节炎、肾炎、心肌炎、心内膜炎等。
怎么判断扁桃体肿大要做手术呢?这就要知道扁桃体切除术的适应征:它包括扁桃体炎一年发作四次或四次以上;扁桃体炎两年内每年发作三次或三次以上;扁桃体肿大引起的上呼吸道阻塞,造成严重打鼾,吞咽不畅,发音不清等;有过一次或一次以上扁桃体脓肿;扁桃体引起了全身疾病,成为病灶性扁桃体;扁桃体反复发炎引起鼻炎、中耳炎、气管炎等反复发作或久治不愈的。
有的家长因孩子经常扁桃体发炎,就要求大夫给孩子进行手术摘除扁桃体,但医生一般都会慎重考虑。扁桃体为什么不能随便摘除呢?
扁桃体是咽部最大的淋巴组织。在儿童时期,它是个活跃的免疫器官,含有各个发育阶段的淋巴细胞,如T细胞、B细胞、吞噬细胞等。所以它既具有体液免疫作用,产生各种免疫球蛋白,也有一定的细胞免疫作用。
扁桃体产生的免疫球蛋白IgA免疫力很强,可抑制细菌对呼吸道黏膜的粘附,并可抑制细菌的生长和扩散,对病*也有中和与抑制作用。IgA还可通过补体的活化,增强吞噬细胞的功能。这些在两岁至五岁时表现最为活跃。从免疫的观点来看,由于其对身体的免疫作用,不应随便将扁桃体摘除。
话题三经常会有病人忧虑地问医生,胆囊是产生胆汁的,割掉胆囊没有胆汁怎么办?这是误解,胆囊存储胆汁,并不分泌胆汁。胆汁是由肝细胞分泌和形成的,其过程比较复杂,要经过一系列生理生化的程序才能完成。胆囊病变切除后,对身体影响不大,因为肝管会代偿性地扩大一点,存储一些胆汁,胆汁通过胆管排到十二指肠。
但是,胆囊也不是说切就切的,手术是有指征的,一般来说,胆囊有功能的、不发作的,则不需要手术。胆囊结石发病率高达6%~7%,60岁以上老人的胆囊结石发病率达10%。胆囊结石在2.5-3厘米以上,恶变概率增高,没有症状也需要手术。如果有急性发作者,则要手术。并发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非常危险,有报道称重症胰腺炎死亡率高达50%。
无症状的胆囊结石一般不需积极手术治疗,可观察和随诊,但下列情况应考虑行手术治疗:(1)结石直径≥3cm;(2)合并需要开腹的手术;(3)伴有胆囊息肉1cm(4)胆囊壁增厚;(5)胆囊壁钙化或瓷性胆囊;(6)儿童胆囊结石;(7)合并糖尿病;(8)有心肺功能障碍;(9)边远或交通不发达地区、野外工作人员(10)发现胆囊结石10年以上。术后饮食要有规律合理多样化,降低胆固醇的摄入量,限制热能摄入,维持理想体重,克服平时不健康的静止生活习惯,如熬夜、酗酒、抽烟等,要多喝水和坚持户外活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多运动,不要长期的久坐。
话题四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摘除了可能会对人体的免疫力有影响,对造血也有一定的影响。但人体的免疫器官不止脾脏一个,脾脏切除后,其他免疫器官仍会继续发挥作用,早期脾脏切除后,个别病人会出现发烧或脾脏切除术凶险感染的情况,绝大部分患者切除脾脏后没有问题,也不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脾属于网状皮系统,位于腹腔的左上方,呈暗红色,质软而脆,当局部受暴力打击时,易破裂出血。
脾脏在胚胎时期是一个重要的造血器官,出生后能产生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脾脏内的巨噬细胞能将衰老的红细胞、血小板和退化的白细胞吞噬消灭。它还能吞噬血液中的细菌、原虫和异物。
脾有丰富的血窦,可储存一定量(约200毫升)的血液,在机体剧烈运动或爬山或突然失血时,脾的平滑肌收缩,放出血液以补充机体的需要。脾中的淋巴细胞还能制造抗体。正常的脾脏一般不能摸到,如在左肋缘下扪及者,均表示脾肿大。引起脾肿大的原因很多,如血吸虫病、慢性肝炎、黑热病、伤寒、疟疾、门静脉高压症、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脾肿大以后,可引起脾功能亢进,使血液中的血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脾肿大一般进行病因治疗,如有脾功能亢进或门静脉高压所致者,可考虑手术切除。脾切除后应注意如下事项:(1)术后半年内要特别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保持心情舒畅。(2)进易消化食物、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适量蛋白食物。(3)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大便正常和通畅,避免发生肠道感染。(4)医院复查,包括肝功能。术后半年内,每个月查一次肝功,如持续正常,改为三个月查一次。还要注意查肝脏B超,如肝功持续正常,可不必用药。平时饮食应注意营养,一定注意平时的健康生活,注意不要做长时间的剧烈运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欢迎转发,需转载请与我们联系授权
征稿启示
中国科学探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