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灵枢·官能》),每条经络,都有它一定的循行部位与内脏联系,在经络循行的通路上,或在经气聚集的某些穴位处,有明显的压痛或有结节状、条索状的反应物,或局部皮肤的形态变化,也常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因此,了解十二经脉的循行,穴位认识,对防病治病均有很大的意义。
合谷穴
合谷穴Hégǔ(LI4),出《灵枢。本输》。属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别名:虎口穴。大肠经经气在此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1)“合谷穴”。“合”,汇也,聚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合谷名意指大肠经气血会聚于此并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场。本穴物质为三间穴天部层次横向传来的水湿云气,行至本穴后,由于本穴位处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肌肉间间隙较大,因而三间穴传来的气血在本穴处汇聚,汇聚之气形成强大的水湿云气场,故名“合谷穴”。(2)“虎口穴”。“虎”,八卦中的寅木也,风也。口,出入之所也。虎口名意指穴内的气血物质运动形式为风木的横向运动。(3)“容谷穴”。“容”,容纳、包容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容谷名意指三间穴传来的气血物质在本穴被包容、聚集。(4)“合骨穴”。“合”,汇也,聚也。“骨”,水也。本穴物质为三间穴的水湿之气汇合而成,所处为天部,其状为云,富含水湿,故名“合骨穴”。(5)“含口穴”。“含”,包含、容纳也。“口”,脾胃之属也。含口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有脾土的长养特性。本穴物质为三间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由本穴外传时也是以风木的形式横向外传,但由于其水湿云气有温热之性,因而还有部分水湿之气气化上行于天,表现出脾土的长养特性,故名“含口穴”。(6)大肠经原穴。本穴物质由三间穴的水湿云气而汇聚,性温、量大、所处范围广,可担当起充补大肠经整条经脉气血的作用,故为大肠经原穴。
气血物质为天部层次大范围内的水湿云气。穴内的天部水湿云气一方面横行向阳溪穴传输,另一方面不断气化向更高的天部层次扩散。推动天部层次的气血运动,向天部层次输送水湿云气
牙龈疼痛、耳鸣、耳聋、鼻炎、扁桃体炎、视力模糊、痰阻塞、窒息、虚脱、失眠、神经衰弱、痛经、乳腺炎、外感发热、三叉神经痛、咽喉肿痛、月经不调、荨麻疹、中风、脱肛、湿疹、痤疮、面瘫、口腔溃疡等。疏风解表,通络镇痛,行血活气、止痛镇静、痛经活络合谷穴配三阴交穴,适用于痛经;合谷穴配血海穴,适用于荨麻疹。扁桃体炎配伍穴位:三间穴、合谷穴疾病概述:扁桃体发炎时会红肿,出现白色脓样分泌物,这就是急性扁桃体炎。得了急性扁桃体炎可能高烧几天不退,嗓子红肿疼痛,吃东西和咽水时疼痛就更加厉害了。按摩顺序与技法:指压三间穴和合谷穴。指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拇指、食指上下捏压6秒钟,然后迅速离开,手指离开时,应保持气已吐尽状态。如此重复10次,扁桃腺疼痛就可渐渐消除。
牙痛配伍穴位:三间穴、合谷穴、商阳穴乳腺炎配伍穴位:膻中穴、曲池穴、合谷穴失眠配伍穴位:神门穴、上脘穴、合谷穴1、合谷为大肠经原穴,属阳主表,取清走衰,宣泄气中之热,升清降浊,疏风散表,宣通气血之功。2、合谷穴总治头、面各症。用之得法,针到病除。齿、眼、喉咙(咽喉)等症之特效穴。3、牙痛用(飞经走气)法。1、针尖向上斜刺,强捻转使针感到头部,2、提针至皮下,针尖相下斜刺,使针感到指头,如此反复3次,留针30分钟,痊愈。4、齿痛:合谷穴两穴并针刺,留针3分钟,针到病除。5、牙痛、口歪、臂肩不能举、大拇指、食指不能屈伸:针刺合谷穴特效。6、风火牙痛不能饮食:合谷穴、颊车穴、中脘穴、足三里穴留针30分钟。7、牙关不开、口眼歪斜:合谷穴、地仓穴、颊车穴;拔牙麻醉穴:合谷穴、足三里穴。8、合谷穴补,泻之法:补法、先呼后吸时针之。泻法、先吸后呼时针之。9、头痛:合谷穴、风池穴。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牙疼有多厉害,寝食难安。不过不要紧,我们这里告诉你一个小窍门。万一你被牙疼折磨得苦不堪言时,只要按压合谷穴,就会立即止痛。因手阳明大肠经经过下牙龈,因此下牙疼痛时按合谷5分钟,疼痛会减轻。如果患牙龈炎,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反复发作,经常按压合谷也有效果。合谷还是一个急救穴。如因中暑、中风、虚脱等导致晕厥时,可用拇指掐捏患者合谷,持续2~3分钟,晕厥一般可缓解。如果同时用指尖掐按人中,醒脑回苏的效果更好。痔疮发作、便血时,可以按摩或搓揉合谷,也可用指尖、笔芯刺激,以有酸胀感为佳。此外,它还可以治疗湿疹,在合谷周围刮痧5分钟。一般痧一出,湿疹就会减轻,再连续刮2次,不太严重的湿疹就会基本痊愈。合谷为全身反应的最大刺激点,可以降低血压、镇静神经,常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此穴,每次1~3分钟,还有健脾胃的作用,对头痛、耳聋、视力模糊、失眠、神经衰弱等症都有很好的调理保健功能。
合谷穴治疗下牙齿疼痛,特效穴,合谷穴的位置在一掌骨二掌骨之间,不是正中间,靠第二掌骨中点近一点;合谷穴的第二种取穴方法:把五指并排,拇指和食指的之间有一块最高点,最高点的下凹陷处就是合谷穴,第三种方法张开大拇指和食指,两虎口交叉,其中的一个大拇指向另一只手的第二掌骨中间靠拢。合谷穴主治下牙疼,顺着经脉以指压掐按为主,这时绝对不能用灸法。
指压时应朝小指方向用力,而并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压,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此穴道的疗效。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消除。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颜面上的病,像牙痛、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痛、咽喉痛以及其它五官疾病等都有疗效。但要注意的是体质较差的病人,不宜给予较强的刺激,孕妇一般都不要按摩合谷穴。用大拇指指尖用力按揉合谷穴~次,可治疗急性腹痛、头痛。
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每天坚持可治疗面部疾患。如头痛、头晕等。
用角刮法即倾斜45°从上向下刮拭合谷穴,出痧为度,可改善头晕、头痛等。
针刺时针尖不宜偏向腕侧,以免刺破手背静脉网和掌深动脉而引起出血。本穴提插幅度不宜过大,以免伤及血管引起血肿。孕妇禁针。推动天部层次的气血运动,向天部层次输送水湿云气。虎口、合骨虚寒则补而灸之,实热则泻之,热症凉药水针良。气血物质为天部层次大范围内的水湿云气。穴内的天部水湿云气一方面横行向阳溪穴传输,另一方面不断气化向更高的天部层次扩散。
合谷穴,也称为“虎口”,是个“万能穴”。
在全身数百个穴位中,合谷穴的治疗范围最为广泛,具有全身的治疗作用,真可谓神通广大,简直是一个包医百病的全能穴、一个随身携带的大药箱。几乎所有的病都可以用这个穴直接或间接的帮助治疗,说它“包治百病”一点也不为过。
十二经脉之手阳明大肠经:
1、循行部位:手阳明大肠经,从食指桡侧端(商阳)起始,沿食指桡侧上行,出走于第1、2掌骨之间,进入两筋(指拇长、短伸肌腱)之间,再沿前臂桡侧,进入肘外侧,经上臂外侧前边,上肩,出肩峰部前边,向上交会颈部(会大椎),下入缺盆部(锁骨上窝),络于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2、分支:从缺盆部上行颈旁,通过面颊,进入下齿,出来夹口旁,交会人中,左侧的走到右侧,右侧的走到左侧,上夹鼻孔旁。脉气由此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3、联系脏腑:属大肠,络肺,并与口、下齿、鼻等有联系。
4、主治功能:本经腧穴主治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咽喉肿痛,齿病,鼻流清涕或出血,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肿或寒冷等。
▲十二经脉之手阳明大肠经经脉循行
合谷穴
合,开合、结合与合拢之意。谷,山洼无水之地,又肌肉之结合处即古之所谓“肉之大会”亦称为谷。合谷,山名。穴在太阴与阳明结合处。开则如谷,合则如山也。更兼手太阴,由列缺别走阳明,在此自应结合依傍。
01定位这个穴位就在手上,很好找,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这个穴位就是合谷穴。02取穴技巧在实际取穴时,我们常用两个简便的方法:
?拇指、食指合拢,虎口上肌肉的最高处即是;
?把一只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以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置在另一手拇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在拇指尖下。
03穴位解剖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一骨间背侧肌中,深层有拇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为头静脉的起部,腧穴近侧正当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掌背侧神经,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04穴位用法针灸法:针三分,留六呼,灸三壮。
05主治功能?身热、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衄鼻渊、咽喉肿痛、齿痛面肿、耳聋、失音、牙关紧闭、口眼歪斜、痄腮;发热、恶寒、咳嗽、无汗或多汗、疟疾;
?脘腹疼痛、呕吐、便秘、痢疾;
?小儿惊风、抽搐、癫狂、癫痫;
?痛经、闭经、滞产;
?瘾疹、皮肤瘙痒、疔疮、丹*;
?肩臂疼痛、手指肿痛、麻木、半身不遂。
1、四总穴之一,为“面口合谷收”,因手阳明大肠经循行的关系,可统治头面口部的各种疾病或症候。是针刺麻醉的常用穴,临床具有较强的止痛功效。头痛,齿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鼻衄,耳聋,口眼?斜,口噤。
2、恶寒发热,无汗,多汗。
3、滞产,经闭,痛经。
4、中风失语,上肢不遂。
06穴位配伍1、配太阳穴治头痛;
2、配太冲穴治目赤肿痛;
3、配迎香穴治鼻疾;
4、配少商穴治咽喉肿痛;
5、配三阴交穴治闭经;
6、配地仓穴、颊车穴治口眼歪斜。
07常见病症牙痛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具有疏风清热,通络止痛,调理肠胃等功效。阳明经多气多血,合谷穴是身体上的“止痛片”。诸如牙痛、头痛、肩臂痛、痛经等,都可以通过刺激合谷穴止痛。
在施治牙痛时采用使左右交叉治法,右边牙痛按揉左手的合谷穴;左边牙痛,按揉右手的合谷穴。
具体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左手找右手合谷穴,右手找左手合谷穴,再在穴位上先用轻点法开始,再按揉法结合,力度由轻到重,每侧按摩3~5分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