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周围脓肿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分泌性中耳炎病因与治疗新进展
TUhjnbcbe - 2022/11/13 19:17:00

分泌性中耳炎(OME),是一类发生于中耳的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听力下降和中耳积液为其主要特征[1]。本病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反复发作或发作时未及时有效治疗,则可能迁延转化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的病程达6~8周以上的就称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临床常见,特别是儿童发病率较高,由于儿童机体的抵抗力低下,咽鼓管腔较短,内径较宽,鼓室口位置较低,使得咽部细菌或分泌物易经此途径进入鼓室,咽鼓管咽口临近于下鼻甲、扁桃体及腺样体,这些部位的急、慢性炎性反应均可能引起中耳积液,导致分泌性中耳炎。如果能够在发病早期发现并给予适当处理,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而延误治疗,则可能导致中耳粘连、胆固醇肉芽肿及中耳硬化等病变,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听力,个别甚至可能发生胆脂瘤[2]。

Abdel-HamidO等[3]认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是最常见的听力损失原因。分泌性中耳炎能导致骨听阈提高的机制如下:(1)中耳积液影响经圆窗膜对内耳氧的供应;(2)与内耳的免疫机制有关;(3)鼓室内某些有害因子可以穿透圆窗膜,对内耳产生*性[4]。近年有闫宏岭等[5]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唐山地区男性儿童例,患病例,患病率8.50%,女性儿童例,患病例,患病率8.20%。分泌性中耳炎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一般认为咽鼓管的功能异常是其基本病因,病原菌的刺激则是本病重要的诱发因素,此外还与变态反应、免疫功能异常有关。

1咽鼓管功能不良

咽鼓管有三大功能:引流、保护和压力平衡。通过咽鼓管的间断主动开放保持中耳腔内与外部气压的平衡,以防止中耳腔内负压的形成。咽鼓管周围组织的压力、管壁黏膜的状态及液体表面张力、咽鼓软骨的弹性等因素共同影响着咽鼓管的功能状态。咽鼓管是外界空气进入中耳腔的通道,而咽鼓管咽口是最容易被阻塞的关键部位,此类咽鼓管器质性阻塞常可由鼻咽部病变引发,能够导致咽鼓管功能异常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1头颈部肿瘤及治疗损伤头颈部肿瘤本身及针对其包括手术、放、化疗在内的多种治疗手段均可引发分泌性中耳炎,其可能的致病机制有:肿瘤机械压迫或直接侵犯咽鼓管,造成咽鼓管的阻塞;手术治疗可能损伤支配咽鼓管开闭功能的肌肉(腭帆张肌),形成咽鼓管的主动开放功能受到影响,切除或结扎部分血管形成颈部淋巴回流障碍,放疗对局部组织的损伤作用,可致局部黏膜水肿、渗出、纤维化,使咽鼓管的通气引流功能发生障碍,导致分泌性中耳炎[6]。

1.2腺样体肥大位于鼻咽部的腺样体属于咽淋巴环的一部分,是机体的免疫器官之一。腺样体肥大已被明确是导致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的重要因素。一般认为其有以下四方面的作用:(1)腺样体肥大可以引起咽鼓管的机械性或功能性阻塞,使中耳腔通气引流受限,以致中耳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发生变化,出现鼓室负压,导致鼓室积液;其危险性与阻塞的程度成正相关[7];(2)腺样体是致病菌的藏匿之处,腺样体作为病灶,其内存留着大量病原体,极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造成逆行感染;(3)腺样体的免疫功能异常,使炎症递质发生异常释放,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咽鼓管、中耳黏膜等处发生水肿及炎症反应,使咽鼓管的功能发生障碍;(4)腺样体肥大使后鼻孔被阻塞,在吞咽动作时鼻咽部气压波动剧烈,鼻咽部分泌物可经咽鼓管返流至中耳进而引起分泌性中耳炎[8]

1.3咽鼓管周围的炎症性疾病(鼻炎、鼻窦炎、鼻息肉、扁桃体炎、咽淋巴组织增生等)其炎性压迫或炎性分泌物均可能阻塞咽鼓管咽口,也可因脓液的刺激使咽鼓管周围的鼻咽黏膜及淋巴组织增生肥厚,导致咽鼓管通气引流的障碍。在进食饮水做吞咽动作时,鼻咽部呈负压状态,此负压可使鼓室内分泌物经咽鼓管向鼻咽引流。鼻咽部发生病变时,咽鼓管受阻,其清洁引流中耳分泌物的作用产生障碍,从而导致复发性或久治不愈的分泌性中耳炎。

1.4咽鼓管的表面活性物质的缺乏咽鼓管的开闭功能,除与管壁的舒缩力直接相关外,其管内液体的表面张力也是一个影响管腔开闭的重要因素。即液咽鼓管内壁表面的活性物质具有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液体表面张力越低,克服它所需要的开放压也就越低,咽鼓管也就更易于开放,因此咽鼓管内表面活性物质对维护咽鼓管的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凝胶层与溶胶层之间被一层薄的表面活性物质层所分离。纤毛只可在溶胶层内做异步摆动,使具有粘附功能的凝胶层以5mm/min的速度向鼻咽方向运动,对鼓室内的分泌物、代谢产物及微生物、抗原等起到清除作用。黏液纤毛系统的这种输送功能是咽鼓管发挥生理功能的基本且重要的条件之一[9]。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存在黏液纤毛输送系统功能障碍。有研究将正常人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鼻咽部黏液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鼻咽部灌洗液中表面活性物质含量明显减少,提示鼻咽部表面活性物质的减少可能是分泌性中耳炎发病因素之一[10]。

2感染

近30年来经过大量研究,虽然咽鼓管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异常已经是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的明确的重要的原因之一,但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存在争议。

2.1细菌近年随着检验手段的不断进步,特别是PCR技术的应用后,多种致病菌相继从中耳积液中被检出,统计结果显示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中耳积液中病原菌检出率可达74.50%,自此,感染作为分泌性中耳炎的一个致病因素开始受到

1
查看完整版本: 分泌性中耳炎病因与治疗新进展